EEDU Blog: 博客 ·  资讯 ·  论坛 ·  留言
登录 新用户? 注册   |  

秋水縠纹

订阅博客:

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她把自己看得很轻。

文章首页

医工论

《医古文》第一篇文章为【医工论】,选自《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作者姓名尚无可考。短短三百余字,读后深为感慨,古人对待行医何等重视,毕竟医者面对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小者疾病,大者性命,岂能不重?反观今日,有红包不足而免费为产妇缝合肛门者,相比之下,岂不汗颜。

医工论

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能明理以尽术业。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如此,然后事必济而功必著矣。若不能正己,岂能正物?不能正物,岂能愈疾?今冠于篇首,以劝学者。

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广收方论,通博义理,明运气,晓阴阳,善诊切,精察视,辨真伪,分寒热,审标本,识轻重。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言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苟能如此,于道几希。反是者,为生灵之巨寇。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如到其家,需先问曾请医生未曾?又问曾进是何汤药?已未经下?乃可得知虚实也。如已曾经下即虚矣,更可消息参详,则可无误。又治小儿之法,必明南北禀受之殊,必察土地寒温之异,不可一同施治,古人最为慎耳。

另: 曾在王号老师的博文《医生和党员的誓词,感人泪下》看到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誓言,原文如下:“我以阿波罗及诸神的名义宣誓:我要恪守誓约,矢忠不 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 施,不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 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如果我违反了上述誓言,请神给我以相应的处罚。”

可见中西方的古人,对医生这一行业都是十分敬重和谨慎的。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12-10-25 10:57 | 全文(查看: 107)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标签: 人文  

克里希那穆提谈倾听

      学习其实是一种倾听,不仅倾听言者,还要倾听附近河川的声音。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倾听,倾听那些正在叫喊着的男孩们的声音,倾听自己的思绪,自己的感觉,这样你才能完全熟悉它们。熟悉是为了理解,为了理解又必须倾听,你们要倾听的不光是自己的想法,因为你们是非常了解自己的想法的。想法不过是你们自己的偏见、快乐以及成长环境的投影罢了。如果可以的话,人类必须聆听所有外在影响及其对这些影响的反应所造成的冲击,通过聆听和观察,人类才能收获真正的学问,这也是我们谈话的真正意图。
发表于: 2012-07-01 10:29 | 全文(查看: 116)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标签: 人文  生态  读书  

关于美的真相

美存在于未成碎片的头脑中和完全的摒弃自我中

不存在破碎的头脑具备美和敏感的品质,它不依赖外在的美,独立于周围的环境之外,因此它本身并不关心表达。

美是独自一人。

敏感的头脑是否需要任何形式的表达?它不需要,因为洞察就是表达,是行动。艺术家、画家、建筑师寻求自我表现。它是碎片的,因此它的表达不是美。

局限的、破碎的头脑表达出对美的感受,但是这种表达是局限的。那是美吗?因此,局限的头脑即自我,永远无法看到美,无论它表达什么,必然带有它自身特性的烙印。


美,美德,源自整体的感知。
发表于: 2012-06-27 14:22 | 全文(查看: 91)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人生箴言(2)   标签: 生态  人文  健康  

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我们都生活在怕被别人评价的恐慌中,然而我们之间的空白正在等待一个简单真诚的关怀去填补。
发表于: 2012-06-25 10:42 | 全文(查看: 79)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人生箴言(2)   标签: 生态  人文  读书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诲-精选语录

有一种完全不需要奋斗的生活方式,就像一朵百合,一朵生长中的花朵,它从不奋斗,它只是纯然地活着。它本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这就是完善。但是从没有人这样教导过我们。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了解奋斗以及冲突所带来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快乐地生活。


如果你爱一件事情,就永远不会感到疲倦。我所指的爱是不追求结果,不从中要求回报的。如果你真的爱做某一件事,你做它并不是为满足你的自我,因此其中就没有失望,没有止境。


你们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加诸于你的或是你自己制造的理想,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理想吗?因为你害怕接纳自己,所以你想要变成社会、父母要求或期望你变成的样子。如果你不了解自己,而只是一味地想改造自己,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请把所有的理想去除吧!真正的美开始于接纳自己。


真正的生活就是全心全意做你喜爱的事,没有任何矛盾,不必在你所做的事及你必须做的事之间交战,因此生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其中有极大的喜悦。但是你必须在心理上不依靠任何人、任何环境,你的内心必须完全不争执,你才可能真的爱你所做的事,也才可能有真正的生活。


因为快感和欲望主宰着这个荒凉破碎的世界,因此,爱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了。缺少了爱,人心就剩下了丑恶及贫穷。反之,如果有了爱与美,不论你做什么都是对的,都会带来秩序与和谐。只要你知道如何去爱,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你就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爱是一个危险的东西,它是能带给我们完整快乐的唯一革命。有能力爱的人太少,渴望爱的人也太少。我们总是以自己定下的条件去爱,我们把爱变成可以交易的东西,一件互惠的事。


爱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爱一个人是因为他爱你,那就不是爱了。爱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那种惊人的情感。你也许非常聪明,通过所有的考试,得到博士学位,并且谋得很高的职位,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份敏感度、这份纯然的爱,你的心将会无比的空虚,在你的余生中,你会过得十分悲惨。


人生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永远保持新鲜,否则人生就变成了例行公事和习惯;然而爱并不是一种习惯,一件乏味的事。你一旦习惯于某件事情,你的心就已经迈向了坟墓。大部分人皆已失去对生命的惊喜感,他们把一切事物都视为理所当然。这种安全感摧毁了内心的自由和对未知的惊喜。


想得到满足的欲望是这么强烈,人们不惜一切代价去追寻它。人们赖以为生的就是这种满足感。我们渴望这种满足感带来的快乐能持续不断,事实上它很快就消失了,这种快乐一旦停止,挫折与痛苦便产生了,于是我们的心又朝着不同的方向追寻,接着它又会遭遇挫折。


多少世纪以来, 我们被我们的老师、尊长、书本和圣人用汤匙喂大。我们总是说:“请告诉我,那高原、深山及大地的背后是什么?”我们总是满足于他人的描绘,这表示我们其实 是活在别人的言论中,活得既肤浅又空虚,因此我们充其量只是“二手货”人类。我们活在别人口中的世界,不是受制于自己的个性和倾向,便是受制于外在的情况 和环境,因此我们只是环境的产物,我们不再新鲜,我们从没有为自己发现过什么东西,我们心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原创的、清新的和明澈的。


我们总以为自己将来会有所改变,我们内心所向往的和谐境界也会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地实现。事实上,时间并不会带来任何的和谐或者平安,我们必须停止这种渐进的想法。这意味着使我们平安的明天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必须在当下这一刻找到和谐。


一个人是否能活 在世界上却不渴求权力,不求影响或剥削他人,也不求团体、国家、领导者或导师的权力,因为这类形式的权力都带有破坏性,它会给人带来种种悲剧。如果父母真 的关心他们的孩子,社会在隔夜之间就会改变,我们会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家庭,会有一个没有冲突、没有战争的世界。


发表于: 2011-03-11 18:25 | 全文(查看: 174)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爱中修行(2)   标签: 人文  

天使的名字叫妈妈

一个婴儿即将出生。

一天,这个小孩问上帝,

“他们告诉我明天你将要把我送到地球,不过为什么我在那儿会那么小和无助呢?”

上帝回答到:
在你身边有很多天使,我会给你找一个。她会等着你降临,保护你。”

小孩拿不准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天堂,我除了唱唱笑笑外,什么也不用做,这就足以让我
感到幸福了。”

“你的天使会每天为你唱歌,为你微笑。你会感受到她的爱。并且因此而幸福。”

“还有”,小孩又问了,

“如果我不懂他们说的语言,当人们对我说话的时候我怎样才会理解呢?”

“这很简单”,上帝说

“你的天使将教会你语言中最美丽和最甜蜜的词语,带着最大的耐心和关怀,你的天使将教
会你怎样说话。

“我听说地球上有坏人,谁将会保护我呢?” 

上帝把手放在小孩身上,说,

“你的天使将会保护你,甚至会冒生命的危险!”

小孩看起来有些悲伤,他说,  
“我将会一直感到悲伤因为我再也看不到你了。” 

上帝拥抱着小孩。 
“你的天使以后会一直跟你说有关我的事情,还会教你回到我身边的方法,虽说我一直与你
同在。”

在这一刻小孩在天堂感到了无比的安详,不过已经可以听到从地球传来的声音……

小孩有点急促,温柔的问

“上帝啊,如果我现在将要离开,请告诉我我的天使的名字!”
上帝回答说, 

“你的天使的名字并不那么重要,你可以简单的叫她“妈妈”。
发表于: 2011-03-08 08:13 | 全文(查看: 114)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爱中修行(2)  

俞孔坚:谁来保佑我们的家园

   济世救民是“风水”之所以出现的初衷。虽然传统的风水依旧有很大的市场,但前科学时代留下的文化遗产和文 化景观只能给我们经验和启迪,却无力保佑我们当下的脆弱家园。我们已从田园牧歌式的怀旧中苏醒,不会指望过往的“神灵”能解决目前中国的生态安全问题。但 在现代城市急剧扩张以及各种城市病不断增多的年代,我们有什么可靠的方法和途径,来保障城市和居民的健康与安宁?就此问题,《中国国家地理》记者对景观设 计专家俞孔坚教授进行了深度采访。 

  理想家园: 中国大地上的乡土文化景观是人地关系长期磨合的产物。风水说强调一种基本的整体环境模式。在云南哀牢山中,山体被划分为上、中、 下三段。上部是世代保护的自然丛林,中部是人居住和生活的场所,下部层层叠叠的梯田是属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所。千百年来,风水模式在中国大地上铸造了一 件件令现代人赞叹不已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作品。那曾经是我们的栖居地,将来可能也是我们的理想家园。 
   李雪梅(以下简称李):我发现随着人类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人所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多了。科学技术好像并 没有使现代人变得更强大,反而是更脆弱了。不久前发生的印度洋海啸、美国新奥尔良飓风等灾难都是最好的例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悖论呢? 

   俞孔坚(以下简称俞):美国有一部关于星球大战的电影,描绘人类在面对外星人时,是如何大规模出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来壮胆的。结果,它们在外星人的神秘武器下瞬间灰飞烟灭,倒是人间柔弱、优美的音乐,最终将外星人制服。 

  我们通过机器强化和延伸了四肢,通过电脑和信息处理技术扩展了大脑,使自己成为“超人”;近现代技术使我们生活在一个
    度抽象化的世界中:为抵御500年一遇的洪水而修建的水泥防洪堤团团包裹着城市,以至于在河边而看不到水竭水满,在海边而听不见潮涨潮 落;我们渠化和管化大地上的水系,以至于不知道水从何而来,水边还孕育生物;我们斩山没谷,“三通一平”,以至于忘记了地势之显卑。我们对真实而完整意义 上的土地和自然越来越陌生,不再有机会像史前人那样,像田里的农民那样,像海边的渔民那样,感受她的呼吸,领会她的喜怒表情,对大难来临前的种种预兆漠然 置之。 
  所以,现代人感应自然灾难的能力明显退化了,在灾难到来时更脆弱了。间接的书本学习永远代替不了真实自然存在的体验。因此,如何让城市与自然系统共生,使现代城市人能感受自然的过程,重新找回真实的人,是塑造新的和谐人地关系的基本条件。 

  李:看来我们要对以前所强调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进行反思和检讨了,我们现在更应强调的是敬畏自然。
    俞:人类对大自然有天生的敬畏和热爱之心。敬畏是因为千百万年她不断对人类施之以灾难,并在人类的基因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热爱,是因为 大自然赐人以食物和庇护。人类这种天然之心正是萌生“神”与宗教的土壤,也是大地景观吉凶意识和审美意识的本源。如果我们过分依赖近现代科技赋予我们的 “超人”能力,而将千百万年进化而来的自然人的能力抛弃,将“神”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彻底埋葬,灾难必然降临。
    李:我们现在处于科学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科学了。尽管科学发展了,但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反而更可怕、更危险了。那科学的力量何在?现代世界越来越证明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有了科学技术,我们还缺什么? 

  俞:“泰坦尼克”的沉没不是因为船不够坚,而是因为人们太相信它的坚固了。中国古代大禹和其父鲧的不同治水哲学及后果似乎妇孺皆知,但我们又 何尝不在重蹈鲧的覆辙呢?当今我们的国土和城市生态安全战略恰恰是在用巨大的人类工程、片面的科学技术,打造对抗自然过程的“铁甲车”。考察中国当代的自 然灾害,可以发现最严重的灾难后果恰恰是因为人类“铁甲车”的失误而带来的,如决堤、决坝导致的洪水灾难。最近美国新奥尔良的淹没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人还 以为新奥尔良的防洪堤坝不够高、不够坚固,而事实上正是因为人们自信堤坝之坚固,才是导致灾难的最根本的原因。


   李:我注意到这样的报道: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中,一个文明时代的“天堂”瞬间成为废墟,并夺走了近30万人的生命。相比之下,偏远岛屿上孑遗的史前部落却能在大难中安然无恙。是因为他们对可能到来的灾难更加敏感? 

  俞:在前科学时代,有限的经验知识通过宗教和伦理,牢牢寄生于人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中。自然中的所有现象,都被视为“吉”或“凶”的预兆。比 如中国古代“风水”相信曲直蜿蜒和连续的河流是“吉”的。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表明:蜿蜒的自然河流有利于消减洪水能量、避免洪水灾害。可我们当今的防洪 工程恰恰是逢河必坝、遇弯必裁。科学知识,完整意义上的关于自然的知识,并没有变成我们明智地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而是被片面地、断章取义地误 用。 
   千百年来,人们在稻田中播种、收获,稻田也是湿地的一种。19世纪末英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模式将乡村农田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现代交通和随之而来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城乡差别在缩小,城市在溶解。大面积的乡村农田将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和城市景观的绿色基 质。国外的调查表明,到农田去休闲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到公园去休闲。 
   地球给人类足够的生活空间。人们并不是没有土地来建造城市,而是往往在不合适的地方、用不合适的方法来建造城市。而几乎所有的沿江和滨海城 市都在用强堤、高坝与洪水或海潮对抗。灾难“500年一遇”并不意味着明天就不会发生。如果城市选错了地方,那么无论它建得多么漂亮,都可能在一夜之间被 摧毁。古罗马的宠贝城如此,印度洋海啸引起的“天堂”毁灭是如此,飓风带给美国新奥尔良的灭顶之灾也是如此。 
   何保障古代人的安全和健康的?中国传统风水说的产生与灾害经验的积累有必然联系吗? 

  俞:从一些中国最早的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灾害是相当频繁的。如《易经》的六十四卦就有专门的卦和大量的爻辞来卜算和应对洪水、泥石流、地震 等自然灾害,反映了华夏先民试图通过巫与神,来预知灾难的来临,获得人地关系的和谐。基于以无数生命为代价的灾难经验,对大地山川进行吉凶占断,进行趋吉 避凶、逢凶化吉的操作,成为中国五千年来人地关系悲壮之歌的主旋律。这期间不乏有因通神灵、有神功的大巫大神者,如大禹“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 州,陂九泽,度九山”。也有因治一方之水土而被奉为地方之神者,如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更有遍布大小城镇和各个民族村寨的地理术士们,他们“仰观天象, 附察地形”,为芸芸众生卜居辨穴,附之山川林木以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及牛鬼蛇神。因此,遍中国大地,无处不为神灵所栖居。无论大小乡村还是城镇,其设 计无不以山水为本,依山龙水神,求安宁和谐之居。尽管早期西方传教士们视盛行于中国的巫风卜水为邪恶,但对其造就的大地景观却大为感叹:“在中国人的心灵 深处必充满着诗意。” 
  自然的护佑: 如同人需要以衣遮体,村落所栖居的山脉也同样应穿上衣服,森林便是它的衣衫。由于森林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减轻旱涝和风灾、调节小气候,它被当地人视为守护神。 
    李:在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教授等在《北京宪章》中描绘道:我们的时代是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你认为“大破坏”最显著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俞:过去二十多年来的中国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挥霍和牺牲自然系统的健康和安全为代价的,而这些破坏本来是可以通过明智的规划和设计来 避免的。我们忽视了地球是一个活的“女神”,她不但具有生产功能,还有消化和自净能力,同时还能自我调节各种自然的盈余和亏缺。然而,在城市规划和建设 中,我们却没有领会和珍惜自然的功能,反而用极其恶劣的方式,摧毁和毒害大地“女神”的肌体,包括肢解她的躯体——田园和草原,毁损其筋骨——山脉,毁坏 她的肾脏——湿地系统,切断她的血脉——河流水系,毒化她的肺——林地和各种生物栖息地……使她丧失服务功能,最终就连一场小雪或暴雨都可以使整个北京城 瘫痪;一个感冒病毒变种或一种SARS病毒,就可以把全国所有城市带入“严防死守”的恐惧中.


   李:看来,当代文明人的脆弱在于不能聆听自然,也不愿与自然为友。其实要增强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和免疫力,妙方不在于用现代高科技来武装自己,而在于充分发挥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让自然做功,这是否也是人们重拾风水之道的原因? 

  俞: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世界始终经受着一种生态学上的“精神分裂症”的折磨。一方面是对高产值、高物质享受欲望的无止境的追求,其结果导致了 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一有机会便投身到大自然中去露宿、去遨游,为此又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法律的和技术手 段,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 
  在西方,人们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硬性协调的同时,许多有识之士还试图从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来寻求医治上述“心理症”的良方。正如 中国的气功和针灸对西方世界充满魔力一样,中国古老的风水说也被认为是医治这种“心理症”的魔方,被称为是“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与大地和谐 相处,并可获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宁与繁荣的艺术”。国外的“风水热”对国内产生了一种“回归效应”,使国内许多敏感的学者也开始对这种长期被斥为“封建迷 信”而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传统文化现象进行反思。 
   李:那么,产生于中国农业文明的风水文化能拯救工业化时代和电脑时代的芸芸众生吗? 

  俞:面对新一轮的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在被科技和机械力武装到牙齿的“超人”面前,在人口和资源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我们不能指望 这些乡土的风水“神灵”一同“城市化”,因为,它们目前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如果说我们的先人曾经成功地通过风水适应了过去五千年的多灾多难的 中国环境,那么,他们显然没有经历过工业时代的诸多问题,如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汽车交通甚至铁路等等,因而我们不能指望先民的经验智慧 能解决当代中国严峻的人地关系危机。所以也可以理解,当中国修建第一条铁路时,风水便成为最大的障碍;藏风聚气的理想风水模式,对今天讲究空气质量的大城 市,无异于就是“地狱”。 
   与西方教堂常耸立于闹市中心不同的是,中国的宫观寺庙喜欢隐居于风景秀美的山川。名山风水好,能吸引游人;游人越多,香火越旺。占据了名 山,还要善于选择修建寺观的地点,使寺庙和名山形成“千山抱一寺,一寺镇千山”的格局。传统寺庙或建在山顶,或依傍悬崖,以便于极目远眺、俯临凡界,同时 也可以超世脱俗,表现出神秘的色彩。人们徒步登临,涉其艰难,感其威势,无形中增加了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寺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更加崇高。 
    李:现代科学技术对我们所面临的严重人地关系危机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传统的风水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会不会是一条出路呢? 

  俞:应当说现代科学技术与土地伦理的结合,才是拯救城市化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芸芸众生的当代“风水”。 

  李:如何来正确理解土地伦理? 

  俞:《史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文公重耳为逃避朝廷迫害,落难荒野,饥饿难忍,向乡下人讨吃的。乡下人说我这没有粮食,我只有这块土 地。所以老农就把一块黄土放在器皿中,送给重耳。重耳当时很愤怒。他的大臣赵衰就告诉他:“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有了这块土,你就有了社稷,就有 了国家,你就有了你的王位和权力了。重耳听后跪了下来,把这块土捧在手里。这就是我们曾经的土地伦理,也是我们对待土地的态度:土地就是社会的全部——财 富、权力和社稷。 

  李:现在的社会是视土地为金钱,而且现在土地的价格越来越高。我们该如何转变对土地的看法,或者说怎样重新认识土地的价值? 

  俞:完整的土地意义是丰满而多重的。一是土地本身就是美。哈尼族村寨的梯田是按照土地的肌理去设计的,自然就形成了美的景观。西藏的青稞地也 是美的,哪怕是收割完的稻田也很美。二是土地是人的栖居地,是人的家园。人总想离开土地,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土地。如此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干旱缺水的 黄土高原,那些人却世世代代地住在那里不肯离开;也能理解为什么三峡移民要哭着离开生养他们的土地。还有土地是一个活的系统,它不是一头死猪。我们现在对 土地的利用,恰恰是用分肉的方式来分块切割这块有机的土地,而没有考虑它是有血脉的,需要用一个系统的方法和生命的伦理来对待它。再有土地是符号,是一部 历史与人文的巨著,是世世代代人留下的遗产。最后土地是神,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寄托的对象。这便是我所理解的土地的伦理和价值。 


   
  牌坊是重要的风水小品之一。好的风水不仅讲究围湖和屏蔽,也注重利用小品来调节。中国传统风水小品各具含义。如风水亭、塔是关于领地的声明, 门、牌坊、照壁 可以避邪祛凶,风水林可以聚风藏气。位于安徽歙县的棠樾村头,一字排开、绵延百余米的牌坊群皆为聚居此地的鲍氏家族所建,前后相隔四百多 年。农耕文明、礼教、天人合一,这种自然与人为交融的徽式乡村景观,既刻载着过去的历史,同时也是土地的符号。
   现代无序蔓延、急剧膨胀的城市,使站在高速发展、扩张的城市的上空,我们不仅看不到一块完整的土地,而且由钢筋水泥构筑的丛林也使得现代人的生活与自然完全隔绝。用传统的风水观来看,如此密集、杂乱无章的建筑,大多是不适宜人居的“凶险”之地。 
  李: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或实现这种全新的理念,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什么?你提出的“反规划”和景观安全格局是否是实现新的更高理念的人地和谐的捷径? 

  俞:在当代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面对史无前例的严峻的人地关系危机的现实,只有“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才可以实现“天地-人-神”和谐的人居理想。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强调通过优先进行关键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是对快速城市扩张的一 种应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总是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 这一传统途径有许多弊端。 
  古代中国风水说认为土地是母亲,城市是一个胎儿,城市的所在地是“胎息”。但是我们恰恰是先造胎儿再造母亲,大地好像是不存在的。 
  城市是一个多变而且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深圳当时预测2000年的人口是100多万,并按此来规划,结果到2000年时达到了700万。北京更是这样。所以,建立在人口预测上的城市理想是个空中楼阁。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城市建设主体已经从政府和国家逐渐转变为开发商。现在是政府做规划,房地产开发商来建城市。而规划师对市场不甚了 解,却想着要控制市场,从而导致规划的失灵。所以政府该做的事情就是不建设用地的规划和控制,需要“反规划”,就是首先要确定不该建设的区域和土地系统, 该建设的东西让开发商去建设,不该建设的地方由市长和规划局长代表公众去做。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我们更需要逆向思维的国土和城市规划方法论,以“反 规化”的思维,以不变应万变。 

  李:这种“反规划”理念与中国传统风水观有没有什么可以契合之处? 

  俞:在“反规划”理念的基础上,要首先确立那些对保护城市生态安全以及乡土景观遗产具有战略意义、关键意义的生态基础设施。它们对实现“天地 人神”和谐的重要性,正如古代风水中的龙脉、穴位、护砂和水口对维护大地生命系统的健康和安全一样重要。具体做法如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古代 堪舆把城市穴场喻为“胎息”,意即大地母亲的胎座,城市及人居通过水系、山体及风道等,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破坏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了自然的过 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这一人文之胎发育不良,以至失去生命。历史上许多文明的消失也被归因于此。
   
古代风水说认为,断山断水是要断子绝孙的。现代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告诉我们,连续的山水和自然栖息地系统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吃的三文鱼在林子 里的小溪产卵,在海里生长。如果河流断了,三文鱼的生成过程就中断了。长江里好多鱼也是如此。我们爱吃的武昌鱼是在武昌上游的湖泊里产卵繁殖,然后到下游 的长江里生长。河流廊道是大自然惟一的连续体。来自喜马拉雅山山顶的一滴雪水,可以流到太平洋去,就因为河流是连续的。 

  河流的对话: 河流水系是大地的血脉,也是生态景观的重要基础设施。自然的河流蜿蜒曲折。中国古代风水认为曲折蜿蜒和连续的河流才是“吉” 的。现代景观生态学研究表明:蜿蜒的河流有利于消减洪水能量、避免洪水灾害。春汛时,它让洪水缓缓流过;秋旱来临,它又释放不尽的涌泉。而人工河流多违反 自然河流的本性,河水成为被隔离于土壤之外的孤立系统,水体与土壤之间的物质、营养交换关系被切断。在人工河边,人们也无法体验到自然河流的碧波荡漾以及 杂草丛生的野趣.

    李:您的看法不仅富有远见,而且统观全局。确实,对于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国土,只有努力维护其自然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才能保证各种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各种生命会陆续断绝。类似这种具有战略性高度的措施还有什么? 

  俞:第二大战略是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海岸的自然形态。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 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然而,人们往往把治理的对象瞄准河道本身,殊不知造成上述三大问题的原因实际上与河道本身无关。其他如耗巨资筑高堤 防洪、以水泥护堤衬底、裁弯取直、高坝蓄水等,均使大地的生命系统遭受严重损害。以裁弯取直为例。古代风水最忌水流直泻僵硬,强调水流应曲折有情。只有蜿 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气、灵气。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其他战略还有像保护和 恢复湿地系统,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溶解城市等等。 

  新时尚——放弃汽车的时代: 还在几年前,80%的北京人是靠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上下班,那时候很少有堵车和上班迟到的事;而现在的北京,许 多人放弃了以前便捷、环保的骑车方式,以开车为时尚。但我们发现北京的道路越来越堵了。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少人性、不适 于人居住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正成为国际城市发展追求的一个理想。 
反规划”理论要求城市的决策者不要决定城市应建什么,而是决定城市不要建什么、保护什么。因为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的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由河流 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等构成的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需。城市中自然生态,哪怕是一片林阴、一条河流,一块绿地,无不潜藏着无穷的诗意,它会 让人获得身心再生之感。我们曾经熟悉的水草丛生、白鹭低飞、青蛙缠脚、游鱼翔底的河流、湿地,在如今的城市中已越来越少了,它应成为城市、规划中优先保护 的对象。
   李:我们现在是不是应当回到以前的自行车时代?这也是建立新型人地和谐关系的一种方式,而且也是解决城市病、化解能源危机的一个良方。 

  俞:中国各大城市现在已经出现严重的交通堵塞现象,中国将来一定要靠自行车和公交来解决交通问题。更何况现在的中东问题以及我们面临的石油危 机问题。中国的和平崛起必寄希望于自行车和轨道交通上;如果寄托在汽车上,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但是等到我们再想骑车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我们已 经没有可以骑车的路了,我们的路全被汽车给占了。中国古人也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异常快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规划师和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不应只忙于应 付迫在眉睫的房前屋后的环境恶化问题、街头巷尾的交通拥堵问题,而更应把眼光放在区域和大地尺度来研究长远的大决策、大战略,哪怕是牺牲眼前的或局部的利 益来换取更持久和全局性的主动。从这个角度来讲,眼下轰轰烈烈的城市美化和建设生态城市的运动,至少过于短视和急功近利,与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安全与健康 的城市,往往南辕北辙。 

  李:从与您的交谈中,我得知济世救民是传统风水之所以出现的初衷。如今,这种美好愿望正被现代景观设计和生态规划所延续。如果说在当代和未来 我们仍然需要一个好“风水”来保障城市和居民的健康、安全和心灵安宁的话,这个现代“风水”就是生态基础设施:一个保障生态系统自然服务功能的景观生态安 全格局,一个保障五千年神灵栖息场所的景观遗产网络。 

  俞:这也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肩负的重大使命。 

发表于: 2011-03-07 13:23 | 全文(查看: 76)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景观设计(1)   标签: 环境  生态  人文  

京都:日本人心灵的故乡

    有人说,经过近一千二百年历史浸润的都市,好像染上了伟大时代的铜锈和古银的光泽。东京是时尚的日本,京都是过去的日本;东京是日本的头脑,京都是日本的灵魂。

   京都位于东京西南500公里处、距大阪41公里,是有名的历史古城。公元794年平安京城始建于京都,直至1868年迁都到东京为止的1000多年间, 京都都是日本的首都。在那个群山围绕的古城里,少不了的是历史古迹和神话传说。自建城以来,京都的市民们就继承了其优雅的传统。

  京都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它是日本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的产地。同时,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称为“真正的日本”。

  京都是日本禅宗的发源地。恐怕谁也不敢说他曾踏遍京都市内的庙宇和神社。连游历过最著名的六七十座的人,也寥寥可数。这件事要好好地办到,可能要几年工夫。

  有句话说得好,人有什么用心,似乎就有什么庙宇。所有京都的庙宇,任何角落几乎都藏着珍奇的艺术品。

  京都的花园也闻名遐迩,其中最动人的,可能要推桂离宫了。这座奇异的花园建于十七世纪初,占地十四亩,由于设计巧夺天工,花园似乎比原 来的面积大了十倍。你看到的湖、山和山谷,都因透视法的关系而显得特别向你逼近。这个伟大的花园是由小崛远州设计的,这位极负盛名的设计师,费了几年时间 精心构想,才把这里的景致布置得有如天生。不论哪里,都是你赏景的最佳之处。即使是你的立脚点,也用过一番心思,使你觉得它的构造不同:时而草地、时而沙 地、时而碎石、时而石板。

  现在大部分的日本人在追求电脑化与机械化,可是在京都,古老的手工艺品仍然备受尊崇。京都的工作场绵延不绝,遇到有人参观,匠人也都  都乐于表演,让他们一开眼界。京都曾有过一个人的工作坊,他一生只制造一样东西:和服腰带上的辫穗;另外有一间店铺,八代以来专门制造念珠;还有一些店 铺,专门制造梳子;很多店铺都出扇子,不过家家都有点不同。

  京都著名的“缀织”,就是用手指来编织。每一个织工,都把指甲尖锉成锯齿形状。他们的双手动作迅若闪电,每一个指甲V字形的凹口上钩着 交叉的线,照织机下的彩色图案编织。由于手工精细费时,用料贵重,所以每方尺的织物有时可以卖到430美金的高价。据说有些日本和服的带子(通常是27寸 宽、13尺长),售价超过1.5万美元。

  京都的奇观无数,如日本最大的铜钟、最古老的宝塔、最高的宝塔、历史最久的学校等,不能尽述。京都有一座高山,山腰上刻着世界上难得一 见的大字,高524尺、阔262尺,就是中文草书的“大”字。一年一度,有人沿着字的轮廓堆满易燃物体,然后引火焚烧,无数围观的人莫不惊叹。

  在京都附近的保津川乘特制的平底船可顺急流而下。这种船走险滩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紧张、刺激,但绝对安全。船随着清澈寒冷的碧涛,在喧嚣湍急的水声中,穿梭于巨石之间,两岸但见美丽的崖壁、野花,蓊郁的树林。航程差不多两小时,终点就是广漠的公园地区。

  这就是岚山,日本人说所有的自然之美这个地方都有。美妙的山腰遍生樱桃、枫等各种树木,形势倾斜,下临一片水波不兴的平湖;湖边点缀着安静的小旅舍、餐馆和庙宇。这一切都是日本人一谈京都就悠然神往的原因。

发表于: 2011-03-03 16:16 | 全文(查看: 147)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标签: 人文  生态  环境  

城市再生的奇迹

汉宝德

最近去美西住了幾天,對城市的生機頗有體會。

在 二、三十年前,加州北部的舊金山是大家心目中唯一值得稱道的城市。舊金山位居海灣的出口,擁山抱水,景致宜人,氣候四季如春,建築亦頗有特色。不遠處有著 名的柏克萊加州大學,即使海灣之南的史丹福大學好像也在它的心理範圍之內。加州南部的洛杉磯雖為該州第一大城,文教設施也很豐富,但對建築家而言,絲毫沒 有城市的吸引力。

至 於灣區的其他城市,更不起眼了。在舊金山之東,海灣的對面,有一相當規模的城市--奧克蘭,最受建築界歧視。當年它被建築界視為自舊金山到柏克萊之間的, 常被人忘記名稱的地方。它不但面目模糊,毫無特色可言,而且生命力衰退,市心破敗,成為貧窮與罪惡的所在。中產階級提到奧克蘭就避之唯恐不及。在灣區的最 南邊,也就是史丹福大學的附近,有一城市,名為聖荷西。不知何故,更大名聞於世界,鄰近地區都是高級的住宅區,聖荷西竟也淪為過路小鎮,地產無人問津。記 得近三十年前,我曾因汽車需要加油,自高速路上下來,在該鎮轉了一圈,居然找不到一家周末開店的加油站,市容非常蕭條。

真是風水輪流轉,今天灣區的風光完全改變了。

當高科技在史丹福大學附近求發展的時候,領航者乃自然的找到南灣便宜的土地建造工廠。這就是帶領世界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矽谷高科技工業區。

聖荷西得到了新的生命力,就起死回生了。一個人口不足十萬的小城市,二十年間發展為一百七十萬人口的矽谷區的核心城市,聖荷西因而脫胎換骨。

比 較起來,聖荷西仍然是一個中型城市,市中心到處有新建的樓房,市街與公園都已亮麗可觀。尤其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市中心設立了科學館、美術館、兒童探索館。科 學館的規模也不大,是由市政府的再開發局與企業界合作建成的。不足四千坪的博物館,花了一億一千三百萬美金,算得上大手筆了。內容以高科技的創新精神為主 軸,展示非常充實、生動。使我不禁想起台灣建造的龐大而空洞的國立博物館來了。難能可貴的是,市政府善於利用文化建設的機會,把博物館當成地標,提升城市 中心的品質。在台灣,文化設施總是被推到郊外去的!

至 於奧克蘭,我有前往一探的興趣,主要因為在雜誌上看到一個消息,把奧克蘭視為明日之星。故事是說一位做過加州州長的年輕政治家,願意把心力投注在這個為人 遺棄的城市,降格以求,選上了市長。在幾年之內,居然把一個幾乎不堪居住的地方,改變為北加州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一個人的聰明智慧能改變多少呢?是我感到 好奇的原因。

與 聖荷西一樣,奧克蘭也是靠市中心的再開發進行改造的。它們都是有百年歷史的城市,有些廿世紀新建造的頗有古風的建築,只是衰退之後,就像明珠丟在垃圾堆 裏,與一些被遺棄的商業建築同樣蒙塵。這樣的城市一旦得到新的生命力,就以再開發的手段,把精美的古建築擦亮,拆除老舊的一般建築,建造大樓或開闢為開敞 空間。優美的開敞空間是吸引人的要素,大樓則是提供生產力的工作場所。一個成功的再開發計劃,就是再造一個城市。

果 然,奧克蘭的老市政廳再度成為亮麗的地標,而對著清潔、親切的廣場。它的一邊是再開發的市中心,結合了新舊建築與地下鐵的出口,創造了全加州最有變化,最 有人性的核心活動空間。我到這裏的時候是天氣晴朗的下午,使我真正體會到有陽光、有魄力的一個人,可以對城市造成多大的改變!這與台灣的城市二十年來繼續 不斷的鑄成錯誤,真不可同日而語!


发表于: 2011-03-03 15:36 | 全文(查看: 101)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改变环境的人物(1)   标签: 环境  生态  人文  

杨绛与读书:

杨绛与读书

 

http://wenjun1988woshi.blog.163.com/blog/static/106896978200992284328896/

 

人们评论杨绛的散文,特别是反映文革期间生活的散文时,在用到从容克制、温婉平静、幽默简净这类词汇之后,总要说一句: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我却觉得她连怨和哀都谈不上,她的通透和智慧已经使她拥有了人莫予毒的生命质量。对于所经历的荒谬残酷和坎坷,她只是像她曾经鼓励一个要自杀的年轻人所说的那样:冷静、耐心、坚强。

 

十几年来,杨绛的散文一直放在枕边。已经烂熟了。却仍然感觉兴味无穷。

 

 

杨绛曾说:“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原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徐葆耕在钱钟书逝世后撰文指出:“读书治学就是他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他们选择的生命存在方式与价值所在”。

 

读书之于杨绛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她曾经在散文《读书苦乐》文章历数“乐在其中”的缘由:

 

读书可以拥有“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杨绛觉得读书好比“‘隐身’的串门儿”,“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足不出户却能穿越时空,参见任何时代和国度的学者。可以恭敬聆听,也能发问辩驳,话不投机还可以抽身退场不被嗔怪。读书如“串门儿”,“借书看,只是要求到某某家去‘串门儿’,而站在图书馆书库的书架前任意翻阅,就好比家家户户都可任意出入”,更是兴会无穷。这种“串门儿”,避开了现实的竞争、倾扎和排挤,是她内心的呼唤,是她生命中无法抵御的吸引力,书以外难得。

 

读书能够“观赏”真境、真人。杨绛认为每一本书“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以及“生存其间的人物”,“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了解真实的渴望,源于对人性和社会发掘的需要,源于对自我心灵与生命升华的需要。一本好书便是一个仿真世界,却没有遮蔽和伪装,一切世态人情的真相都描摹毕现。杨绛爱说“观赏”,即审美地置身生活之中,会更加超越与清醒。

 

读书能脱去愚昧。书籍的境地“包罗万象,贯通三界”。常常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不仅能通人情、晓世事;还可以通今博古、举一反三;脱去几分愚昧、练就火眼金睛,看穿“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现实生活中,出自无知的愚昧,繁衍了多少荒诞、残忍、丑恶,让人们蒙受无穷的欺骗和痛苦;使缓慢前行的社会倒退和灾难频发。她绝不愿意“活一辈子,只在愚暗中挣扎”,她相信,勤于读书思考,就能够洞彻世事,而不被其蒙蔽与污染;就能够脱去几分愚昧。

 

读书能获得智慧、得遇同道。串门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开了心窍,就更是乐以忘言了。脱去自己的愚昧,杨绛并不满足。获得并承传智慧,把“一代代求得的智慧,能累积下来,至少一脉流传,别淤塞,别枯竭”,以致“大家同心同德,把这个世界收拾的完整些,美好些”,才是她的终极理想。

 

正因为如此,杨绛的生命之乐在于读书。杨绛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天生的禀赋,让她从小就深尝读书之乐。她嗜书如命,年幼的时候,回答父亲的询问,说如果一星期不读书,那么“一星期都白活了”;长大后,希望自己有益于人,“就自己性情所近,尽我的一份力”,读书更加自觉,考取清华研究院攻读文学后,在跟随钱先生留学期间,因为房子小,“他来一位客人,我就得牺牲三两个小时的阅读”,不禁“心里暗暗叫苦”。

 

而后来坎坷的人生际遇,更使她清醒地觉悟到读书之于自我的意义。它不仅是职业的需要,是实现志趣和追求的通途,也是坚守自我价值的最后堡垒。读书成为一种顽强意志的外化,使她在时代的涌流中沉潜下来,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觉悟。文革期间,金钱地位名望甚至人身自由一并失去,她也不改其志,“老在早作晚息攒‘私蓄’,要求工作能按计划完成。便在运动高潮,工作停顿的时候,我还偷工夫一点一滴的攒”。从农村改造回京后,开始自学西班牙文,每天规定一个时间坚持做习题,并着手翻译《堂吉诃德》,一九六六年文译稿被红卫兵没收,“直到一九七零年六月才发还,但这几年间,我没有荒疏西班牙文”。

 

读书,还是她苦难中自我救赎的力量源泉。书中的一切内化为她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使她能够身处逆境而雍容自若。读书之乐引领着她,共存在这个多变、荒谬而又残酷的世界的同时,又能够得以超脱:抗战期间,她在被日本人传讯前等待的空闲里读杜甫的诗,“我像武松在牢房里吃施恩家送的酒饭一样,且享受了目前再说,就拿出书来孜孜细读”。文革期间,在自己负责打扫的厕所里,“背诵些喜爱的诗词。我夜来抄写了藏在衣袋里,背不出的时候就上厕所去翻开读读”。女儿钱瑗和钱先生先后去世。她忍着失去亲人的孤苦,躲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开始了英文版《斐多》的翻译。她在此书的“译后记”中写道:“我不识古希腊文,对哲学也一无所知。但作为一个外国文学研究者,知道柏拉图对西洋文学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知道《斐多》是一篇绝妙好辞。我没有见到过这篇对话的中文翻译。我正试图做一件力不能及的事,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

 

 

可借鉴学习的人很多,仔细想想,原来早就选了杨绛。

发表于: 2010-04-19 11:36 | 全文(查看: 92)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标签: 人文  读书  

席慕容与一棵开花的树

  《一棵开花的树》是原诗人席慕容创作的一首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的一首诗,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但这真的是一首女孩子写给男孩子的情诗吗?20071222,在福建参加“海峡诗会”的席慕蓉披露了作品的创作经过,她说,这是“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席慕蓉说,在她看来,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

  为了解释自己在生命现场里的触动,席慕蓉讲述了《一棵开花的树》的创作过程。她回忆说,当时自己在新竹师范学院教书。5月份有一次坐火车经过苗栗的山间,火车不断从山洞间进出。当火车从一个很长的山洞出来以后,她无意间回头朝山洞后面的山地上张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开满了白色的花。“那时候我差点叫起来,我想怎么有这样一棵树,这么慎重地把自己全部开满了花,看不到绿色的叶子,像华盖一样地站在山坡上。可是,我刚要仔细看的时候,火车一转弯,树就看不见了。”就是这棵真实地存在于席慕蓉生命现场里的油桐,让她念念不忘。她心想,正如海是蓝给自己看一样,花当然也是慎重地开给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没有自己那一回头的机缘,树上的花儿是不是就会纷纷凋零?这促使她写下了《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说:“这是我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我在生命现场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我在替它发声。”至于有些人把作品解读成“女孩子站在那里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诗,她表示“有点犹疑”。但她同时声明,诗人的解读只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读者的解释也有权威性。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发表于: 2010-02-23 11:14 | 全文(查看: 149)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羊蹄甲开花了

今天阳光灿烂,同事说:阳光真好,好想出去散步!

 

于是我也站起来,向窗外看去,想着即使不出去散步,看看阳光也是好的。

 

我办公室的窗外有一株羊蹄甲,已经好久没仔细看过它了,每天例行开窗户的时候,竟然全把它忽略了,可是,现在整棵树长满了花苞,一簇一簇,鼓鼓的,有些还陆陆续续绽开了。我不禁有些感慨:习惯性的疏忽使我几乎都要错过近在眼前的一幅美景了。只有一节手指般大小的袖珍麻雀在羊蹄甲树枝间蹦来跳去,多么可爱的小生灵!

 

羊蹄甲百度百科

  别红花紫荆、洋紫荆

  科苏木科羊蹄甲属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高58米,幅约6,树皮灰褐色,有浅裂及显著皮孔。枝条开展,下垂;小枝圆形,幼枝有绒毛,长大渐光滑。叶互生,革质,圆形或阔卵形,长、宽815厘米,顶端2裂,状如羊蹄,有深凹,深可达叶全长的1/3;表面暗绿色而平滑,背面淡灰绿色,微有毛,掌状脉清晰。顶生总状花序,花朵形大,1012厘米;花瓣倒卵状矩形,玫瑰红或玫瑰紫色;花5瓣,其中4瓣分列两侧,两两相对,而另一瓣则翘首于上方,形如兰花状,又有近似兰花的清香气味,故亦有“兰花树”的别称。花期10月。

  生长习性:喜阳光和温暖、潮湿环境,不耐寒。我国华南各地可露地栽培,其他地区均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内。

  园林用途:许多品种可作行道树或绿化树。

  繁殖培育:播种繁殖。羊蹄甲种子在夏、秋间成熟,采种后即可播种,或将种子干藏到第二年春天播种。可条播于苗圃中,幼苗出齐后应及时分栽,可植于营养袋中,或按2025厘米的株行距植于肥沃的土壤中,经培育12年后,当株高2左右时可出圃供园林应用。

  四种羊蹄甲属(Bauhinia)植物:

1.洋紫荆的花色最艳丽,五枚花瓣呈深紫红色,雄蕊五枚,花期由十一月至翌年三月;

2.红花羊蹄甲有五枚浅粉红色的花瓣,花瓣先端有较多皱摺,雄蕊三至四枚,花期由九月至十一月;

3.宫粉羊蹄甲有五枚粉红色的花瓣,其中一枚有深红色条纹,花期由三月至五月;

4.白花羊蹄甲有五枚白色的花瓣,其中一枚有黄绿色条纹,雄蕊五枚,花期由三月至五月。

  洋紫荆在两岸三地的名称

  洋紫荆花在两岸三地三地的中文名称存在不同,我们不能单凭植物的中文名称去确认植物的品种。要确认,最好是看它的拉丁学名, Bauhinia blakeana 就是洋紫荆的拉丁学名。

  羊蹄甲树花,就是香港市花-洋紫荆 (当年神父发现的那棵洋紫荆的标本,现存放於香港植物标本室) ,在中国内地叫红花羊蹄甲。

  而中国香港所叫的红花羊蹄甲,在内地则叫作羊蹄甲。在中国台湾,洋紫荆则被叫作艳紫荆。

  反而在台湾所叫的洋紫荆,就是在香港所叫的红花羊蹄甲。

 

关于洋紫荆的文章

席慕容

  羊蹄甲是一种很难画好的花,花开时,整棵树远看像是笼罩着一层粉色的烟雾,总觉得看不清楚,画不仔细。可是,你如果真的要靠近了来观察它的话,它那一朵一朵细致如兰花的花朵却又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和远看时完全不同,你又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假如一朵一朵的画起来,怎么样也不像原来的那棵树,但是,假如只用深深浅浅的色点来表现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花朵那样秀美细致,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色点来形容就算了的。

  我们师专校园里有几棵很老的羊蹄甲树,长在堤边,一到开花的时候,学生们就会在树底下走来走去,近也不对,远也不行,不断地变换着位置,一边观察一边嘴里埋怨着,手底下却又不肯停止地画了起来。

  我坐在树下观察他们的表情,觉得他们和年轻时候的我并没有两样,不禁微微地笑了。

  天好干净,是那种澄明的蓝,草好柔软,是那种细密的绿,穿着白衬衫和灰色运动裤的男女同学散坐在树下,风吹过来,羊蹄甲粉紫色的小花瓣就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有几瓣落在女孩子的头发上,有几瓣落在男孩子的肩膀上,有几瓣落在我的速写薄里,似乎还带着一阵淡淡的幽香。

  忽然觉得,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了,只要是自然的,只要是顺着天意的,就算是花落了也不一定要觉得悲伤,甚至也可以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就像这风里的若有若无的清香。

  不是吗?在整个人生的长路上,不是都开着像羊蹄甲一样迷迷潆潆的花树吗?往前看过去的时候,总是看不真切,总是觉得笼罩着一层缥缈的烟雾,等到真的走到树下了,却又只能看到一朵一朵与远看时完全不同的单薄细润的花朵。只要稍微迟疑,风就吹过来,把它们一瓣一瓣的吹散,轻柔地拂过你的脸颊,在你的发间或者肩膀上留下一点淡淡的幽香,然后就静静地落在你身后的草丛里,逐渐褪色,逐渐消逝,静静地望着你向前走去,向着另外的一棵迷潆的花树走去。

  等你回过头再望回来的时候,在暮色里,它又重新变成了一个迷潆的记忆,深深浅浅、粉粉紫紫地站在那里,提醒你曾经走过来的、那些清新秀美的春日,那条雨润烟浓的长路。

  忽然觉得,人生也许真的就是这样了,我们都走在一条同样的路上,走得很慢,隔得很远,却络绎不绝。

秦牧

  人们常以赞美之笔,描绘南国的鲜花。可是,洋紫荆——原名“羊蹄甲”的花,却常常被人所忽略,这大概是因为它既不是草本植物,又不是灌木盆栽,而是生长在乔木上的缘故?是因为年宵花市上,从来没有人摆卖这种花?是因为在广州,它不过是极为寻常的街道树?尽管如此,洋紫荆仍不失为南国一种极为出色的鲜花。站在紫荆树下,但见一树繁花,宛如千万彩蝶云集,好像走进了梦幻境界,也令人禁不住想起云南驰名四方的蝴蝶泉……。

  洋紫荆的花和叶长得十分有趣。它的花有五片花冠,四片对称地分裂两侧,一片翘起在上方,布满色调颇浓的彩斑,很像兰花的花舌,因此有人称它为“兰花树”。三色堇在南方被人叫做“蝴蝶花”,其实,这顶桂冠戴在豆科植物洋紫荆的头上,也是合适的。

  不知道洋紫荆有几个不同花色种类的人,每每以为它们不断在变幻着颜色,像被称做“娇容三变”的木芙蓉似的。他们哪里知道,这是紫荆树的家族,为了献出色彩缤纷的鲜花而进行着接力赛跑哩!你看,从隆冬到暮春,洋紫荆陆续开花,紫色、红色、粉红色,次第开放,要足足闹腾好几个月。最先开花的是紫色那一种,花期竟是在寒风凛冽的春节前夕,和炮仗花、梅花同时绽开花蕾。它着实可以称得上是南国的报春使者!

  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仿佛羊蹄一样,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末端凹了进去,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是一只绿色的蝴蝶,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于是有人又给紫荆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在高纬度地方,人们大概是看不到这种洋紫荆的。我有一个朋友,由于喜爱这种花树,特意起了个带“荆”字的名字,抗日战争时期,他北上延安参加革命,后来牺牲了。他的妹妹回南方省亲的时候,特意采了洋紫荆的几片叶子和花朵,夹在书里带回北方,好让孩子们知道“荆”字的来历,生命本应该这样地繁花似锦呵!

  在紫荆盛开的时候,我很喜欢站在树下,闻闻它的幽香,端详它那一串串彩蝶似的花朵,观赏它那对称得出奇的羊蒂般的叶子。清风吹来,落英缤纷,花瓣撒满了头、肩,我也不想拂掉它,心中禁不住引起一串遐想:……在古老的年代,有这么一对侠义的朋友,一个为崇高的目标牺牲了。另一个也奋起斗争,用慷慨壮烈的死为人民纾难,为至友复仇。他们死后被葬在一起,埋骨的地方就长出这么一株紫荆树——朋友树来,每片叶子都互相对称,五彩缤纷的蝴蝶也成群飞来凭吊,不愿离去……。

  这样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友谊,这样动人的故事,人世间,生活里是的确存在的,它值得讴歌,并且令人想到可以编出一个美丽的童话。

  站在满树蝴蝶的紫荆树下,我不禁想入非非了。

发表于: 2010-02-23 10:49 | 全文(查看: 376) | 评论(2) | 本文地址 | 收藏 

关于潜意识

对潜意识的粗浅认识:

潜意识的运行法则: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生存法则,保护生命。在对生存法则的运用和生命自我保护方面,人和其他生物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根据进化论,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因占据相同的生态位,其竞争往往多于种间竞争,嫉妒,是人根深蒂固的习性。

你所经历的一切都存留于潜意识之中,潜意识是你记忆的存储器。

潜意识偏爱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信息,感情包括喜好和厌恶,强烈的喜欢和强烈的厌恶都会进入你的潜意识。而且,潜意识偏爱图像。

发表于: 2010-02-23 09:29 | 全文(查看: 96)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荷尔蒙 女人一生的情人

荷尔蒙女人一生的情人

 

  从幼年到成熟直至衰老,女人的一生要经历青春期(12-18岁)、孕产期(生殖旺盛期19-35岁)、围绝经期(35-55岁)和绝经期(55岁以上),这些特有生理周期的逐步过渡,将划出一道生命的弧线,描绘出女人一生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轨迹。

 

  而调控这一弧线是否完美的决定者,就是荷尔蒙(激素)。它是女人与生俱来的“情人”,如影随形地掌控着女人一生的健康、容颜、精神和意志。

 

  绝经,标志着女人生育能力的丧失,更是衰老的代名词!

 

  年轻的你可能觉得这是遥远的未来,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荷尔蒙正在你体内悄然变化:35岁时卵巢就开始减少孕激素产量了,而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工作压力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在30岁甚至更早就出现了荷尔蒙下降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女性体内的荷尔蒙存在以下规律:

 

  雌激素:45岁左右下降30%,进入绝经期时,将直线下降。

 

  孕激素:35-50岁期间,将减少75%

 

  雄激素、脱氢表雄酮及生长激素:25-50岁期间,将减少50%75岁以后完全缺乏。

 

  血清素、褪黑素:25-40岁期间少量下降,然后会直线下降。

 

  荷尔蒙的下降,使女性必须过早地面对以下现实:

 

  月经周期又到了初潮时的不稳定状态,经量、经期都不规律起来;

 

  清晨醒来,镜中的陌生女人像邻家老大妈──谁在我们的脸上做了“易容术”?

 

  吃的东西没有两样,但脂肪却在腰上囤积起来…

 

  电话拨通了,听到对方回音时,却忘记了要找的人是谁…

 

  身体的潮热24小时不断地使我们大汗淋漓…

 

  饱受失眠的折磨、持续的疲劳感、易怒和焦虑…

 

  享受性爱已成为上床后最后才想做的事情…

 

  这些都是荷尔蒙失衡的亚健康状况,虽然有些人目前还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体内逐渐降低的荷尔蒙足以造成多种与老化相关的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脏病、糖尿病、妇科肿瘤等。

 

  爱情需要经营,女人也要学会与“荷尔蒙”情人的相处之道;换言之:当女人四十时,是珠圆玉润还是人老珠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荷尔蒙情人”的表现。

发表于: 2010-02-22 11:10 | 全文(查看: 88)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蜂蜜小知识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腺的花蜜或花外蜜腺的分泌液,混合蜜蜂酶液经过充分酿造而成贮藏在巢内的甜物质。

 

蜂蜜主要来源于花蜜,其次是甘露和蜜露。花蜜是植物花内蜜腺的分泌物,甘露是蚜虫、叶蝉等的排泄物,蜜露是植物花外蜜腺的分泌物。蜜蜂用舌管吸取植物的蜜腺、树液或蚜虫、叶蝉的蜜管所分泌的物质,经口器混以唾液并暂时贮于蜜囊中,归巢后,吐在巢房,经过反复酿造而成。(酿造就是吐出来吸进去再吐出来再吸进去再吐出来)混有蜜囊分泌的转化酶的花蜜储藏在巢中,在酶的作用下花蜜中的多糖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水分减少到20%左右,成熟蜂蜜基本形成。

 

关于蜜蜂是否排泄,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据养过蜜蜂的人说,蜜蜂排泄,排泄物为桔黄色,而且是排泄在巢外,蜂巢内非常干净。——这只是一种说法,是否事实确实如此?不知道。

发表于: 2010-02-22 09:58 | 全文(查看: 121)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标签: 生态  人文  

先哲名言

苏格拉底说,美德即智慧。

苏格拉底还说,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为了走向智慧,你要不断追求美德,而结局却是终于发现自己一无所知。

发表于: 2010-02-22 09:23 | 全文(查看: 90)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标签: 人文  

冯永锋:与自然“无缝对接”需要付出代价

这么十多年来,我阅读、收集到的与自然有关的作品,算是不少,中国人写的作品中,我最为喜欢的,是唐锡阳先生的《环球绿色行》和徐刚先生的《伐木者,醒来》。最近一两年来,我更是经常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关注环境保护,如果我们要热爱自然,应当读些什么样的书?我们的市面上应当流行什么样的作品?我们的礼品中应当有什么样的环保书籍?

在读到京华出版社刚刚出版、拿着还烫手的《生而自由——野生母狮爱尔莎传奇》之前,我正好欣喜地读过北大教授潘文石写的《熊猫虎子》,这本书是教授在陕西秦岭与北大熊猫研究小组多年来观察一只大熊猫“虎子”的生活记录,写得很是生动感人,我曾经想买上那么一百本,分送给我的朋友们和每天都在新认识的热爱自然的朋友们。

几乎同时,又读到了《灰雁的四季》,这本书也是一个奥地利人写的,作者康拉德·劳伦茨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这本书的写作时代,与乔伊·亚当森写《生而自由》的时代也就相差个那么十来年。

《灰雁的四季》是1973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康拉德·劳伦茨写的一本“非学术性著作”,他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他“喜欢观察动物的生活”,“吸引我们的是所有有生生物所体现的和谐”。他认为:“只有直接的、没有任何假设的观察能够向科学家展示全新的意外的东西。实验者在实验室里向大自然提出的问题总是以他想证实或反驳的一个推测为前提的,而这一推测总是源于此前的一个观察。换句话说,源于我们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它们靠感知的数据形成知觉——的非理性认知结果。如果一位科学家自以为知道和了解人类向大自然提出的所有问题,那他就是把人类的智慧估计得太高了。如果一位研究者泡在实验室里,与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毫无接触,那么,他的工作中所设想出的问题就很容易偏离真正本质性的东西,即便他搞出一些名堂,也是微不足道的。” (《导言》)

他还认为,知识并不是枯燥地或者以逻辑化地进入一个人的头脑和意识,与之相伴的,一定有审美的存在,或者说,一个人认知一件事物,理性的推认只是一小部分的动力,更大的动力是非理性的感知;“科学”是其过程,但“文学”也是其重要通道。这种感知带有鲜明的美好情感的介入。

《灰雁的四季》作者在书末的“跋”中这样说:“今天,大自然对文明的人类中太大一部分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只和没有生命的、由人做出来的东西打交道,他们已经忘记该如何理解有生命的生物,如何和它们打交道,从而导致人类作为整体如此无情地摧残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与此同时人类却也生活在大自然中,靠大自然生活。重新建立人和地球上其他生物的联系是一个崇高而重要的任务,因为这一任务能否成功,将最终决定人类是否会和地球上所有其他生物一起走向毁灭。”

同样,《生而自由》的作者也这样说:“我又想到了爱尔莎——她生在一个多么美的世界啊。不管失去她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都必须尽最大的努力让她回归这种生活,不让她受到羁绊,那可能会剥夺她所有的本性。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工喂养的狮子被成功放归野外的记录,但我们依然心存希望,希望爱尔莎能够适应野外的生活,适应她一向接近的生活。”

但,不像读《灰雁的四季》、《熊猫虎子》这样的作品那样纯粹,《生而自由》能够带给你更多的思考和疑问。乔伊的丈夫是东非肯尼亚一个地区的野生动物高级监察官,他有很多职责,“例如强制执行狩猎法,阻止偷猎,以及处理骚扰部落居民的危险动物”。这使他的工作在现在看来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要处理“危害人类的危险动物”,一方面他又要保护野生动物不让人们偷猎。

因此,小母狮爱尔莎不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大自然某种剧烈冲突后留下的“孤男残女”,被科乔治夫妇救治后好心收留后再放归原野。恰恰相反,爱尔莎与她的两个“姐姐”的母亲,是被乔治和他的助手肯恩用枪打死的,因为他们在凌晨时,“被带到据说是咬死了人的狮子藏身的地方,破晓时,一头母狮从岩石后面冲出来攻击他们。尽管他们没想到要杀死她,但她离得太近了,后退太危险,因此乔治示意肯恩开枪,肯恩射伤了她”;母狮逃走后,他们追踪,最后,找到了她的巢穴,“母狮调转了方向,乔治这才射杀了她。这种一头正值壮年的母狮,乳头因为饱含乳汁而胀得很大。看到这种情况,乔治才意识到她为什么发怒,为什么如此勇敢地面对他们的。他责怪自己没有早一点看出母狮的行为显示出她是在保护自己的幼崽。”

三只小母狮被收养后,慢慢长大,两只大的被送到的欧洲某个动物园里,只有爱尔莎一直留在乔伊夫妇身边。此后,将近三年的时间里,我们不停地看到冲突的存在:为了保护人类,乔治打死了好多只狮子或者其他野生动物;为了给保护爱尔莎或者给爱尔莎提供食物、训练野生技巧,乔治也打死了好多可能伤害爱尔莎的野生动物。同时,乔治又旗帜鲜明地与偷猎者作斗争,把许多偷猪分子送到了监狱。

乔治夫妇对爱尔莎的“训练”颇为科学,人狮之间的情感极为丰厚细昵,他们也深信爱尔莎必须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为此他们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尝试,直到成功,“我们以自己的痛苦为代价,实现了我们的目标”(《后记》)。这个过程又是人类“正向能力”的一次良好体现,是人类美德之光的又一次闪耀。结果是,一头“我生来是自由的”狮子,回归了自然,而全世界的读者都读到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教育人类该怎么做,才配得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典。

正是这种步步留痕的冲突,让这本书显得尤其的真实和细致,随时让你内心里剧烈冲撞,让你的大脑一直在疑问和解答中自相震荡。

大概一个人类群体有什么样的心性,就会生成什么样的书籍。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从中国人留下的典籍中,寻找中国人对自然的认知方式和态度。

而全球交融的一个美好结果,让“中国特色”的历史,有了诸多的“比对体”和“参照体”。在东西方高强度交流一两百年之后,再讨论东西方文化的差距与优劣,似乎意义不大;讨论哪个文明能够拯救世界、哪个文明将帮人类走出困境,似乎意义也不大。文明本质上没有高下之分,文明是各个群体对整个世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同样的现象有不同的理解,同样的理解有不同的指向。人本来就是文学性的,因此,文明本身也是其混沌性,试图用逻辑化的边界去划定某些群体的“文明”,终究有些力不从心。

但确实,差别还是存在的。以前我喜欢说,中国人不热爱读书,也不热爱自然。现在,也许需要把这句话改为,中国人热爱读书,但读书的方式有待替换;中国人也热爱自然,但热爱自然的方式也有待替换。因为,我看到了热爱自然的更好的方式——那就是与自然无缝对接,也清楚“读书”的更好的方式——那就是除了阅读人类的“无目的作品”,更要阅读大自然。

中国虽然缺乏观察自然、阅读自然、与自然交朋友的“宏大传统”,但我同样相信,认识自然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输入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让人倍感愉悦的感染美好情感的过程。人在更多的时候,都处于文学状态,混沌状态,非理性状态。但这样并不妨碍人类的认知和准确判断。

人一走进自然界,浑身上下都会迅速充满一种难以言状的纯净感和喜悦感,如果此时他能够认识鸟、认识花,认识植物、昆虫、石头、风雨和云彩,那么他的愉悦感一定超过对自然茫然无知的另一部分人。

只有热爱自然的人才能替自然写出他们内心所怀的情感。只有自幼与自然“无缝对接”的人,才可能真正进入自然。中国有许多人试图描写自然,但不是笔力不足,就是心力不到。中国有一些人努力撰写环保作品、创作环保歌曲、拍摄环保电影,但可惜的是,由于没有真正进入自然的心灵,所得的“晶体”总是不那么纯正,无法打动人。

我这样说的意思,恰恰不是指环保作品只能由环保人士来写,我其实一直倡导的,是环保作品应当是非环保人士来写。因为环保本来就不是社会少数人的“感知”,而是每个人共同的本能,是社会的共同使命,因此,让环保专业人士去创作其不一定专业的文学作品或者科学作品,其实未必合适。

中国的“环境文艺”不发达,原因是中间缺乏这么一个通道:有太多的人没有用心地去感知自然,其心灵无法与自然无缝对接。这导致许多作家写起自然来,许多导演拍摄起环保来,许多作曲家“模拟”起自然界来,总是让人感觉到有所隔膜,美感全无;其作品反映出来的内心状态和现实能力,要么像个实习生,要么像个到乡下参观的城市小孩。

这个世界上大体有两类经典,一是人类历史中不同智慧的结晶,这类经典多半以文字等媒体形式传承了下来;一类是大自然,就在人类经典越积越多的时候,自然的经典却可能在萎缩和中毒,因为人类这个物种的过度强大和杀伤,生动的自然被分割成碎片,生而自由的许多物种快速灭绝。

阅读自然的方式是与自然浸泡在一起。任何试图与自然隔离的办法都无法获得自然的真谛。因此,中国要想写出《生而自由》这样的作品,除了必须有潘文石教授那种长年坚持通过贴身研究、零距离研究、与大熊猫生活在一起以进行设身处地的研究精神,还需要像康拉德·劳伦茨这样的“非学术兴趣的观察”,更需要乔伊·亚当森这样的把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的各种精灵毫无障碍的联络。

热爱自然的人是需要为自然界付出的,能够与自然界无缝对接,就需要为自然界付出代价。毫无怨言地付出代价是人类的美德之一。我想,《生而自由》这本书封底上的文字也是让人震撼的。1910年出生的乔伊,在维也纳接受教育,“在26岁那年,她到肯尼亚去看望朋友,从此就留在了肯尼亚,直到于 1980年去世”;“1980年,乔伊·亚当森在肯尼亚被一名对她心怀不满的前雇员杀害。1989年,乔伊的丈夫乔治·亚当森在肯尼亚北部被索马里匪徒杀害。亚当森夫妇的遭遇正好印证了乔伊生前的一句话:最可怕的不是猛兽,而是人。”

因此,人不仅要通过阅读大量的人类通过观察自然、体验自然而得到的“人类经典”,以不停地修正错误,纠偏心智,更需要大量阅读自古就存在、饱经患难但仍旧慈爱无限的大自然经典,以让人类摆脱狭隘的自私,走向全面的公益,让人性之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发表于: 2010-02-20 11:52 | 全文(查看: 62)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标签: 生态  人文  读书  

悟一刻

某天,你可能会发现你在冲着你大脑中的声音微笑,就像你冲着孩子调皮的动作微笑一样。这意味着你不再认真地对待你思维的内容,因为你的自我意识不再依赖它。
发表于: 2010-02-09 14:39 | 全文(查看: 83)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自觉培养好习惯

  词目:习惯

  注音:xí guàn

  基本解释:

  习惯 xíguàn

[habit;custom;practice] 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

  习惯 xíguàn

[be accustomed to] 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于做艰苦工作

  详细解释:

1. 亦作“习贯”。原谓习于旧贯,后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

  《大戴礼记·保傅》:“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应劭《<风俗通>序》:“俗间行语,众所共传,积非习贯,莫能原察。”郁达夫《沉沦》一:“这也是他近来的一种习惯,看书的时候,并没有次序的。”

2. 习俗,风尚。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那么您死啦,没有棺材睡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都是一种习惯!”杨朔《征尘》:“我掏出两角钱递给他,不知应该说什么。假如习惯允许我的话,我真想拥抱他。”

3. 对新的情况逐渐适应。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水莽草》:“生便遣三娘操作。三娘雅不习惯,然承顺殊怜人。”巴金《灭亡》第八章:“我在那里住了两个月就完全习惯了,犹如在自己家里一般。”

  基本概念

  一方面:

  一是指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

  二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三是指生活中相对稳定的部分。

  四是指从环境中成长出来的——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相同的事情——不断重复——不断思考同样的事情——而且,当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它就像在模型中硬化了的水泥块——很难打破了。

  五是指一条“心灵路径”。我们的行动已经在这条路上旅行多时,每经过它一次,就会使这条路更深一点。

  另一方面:

  六是指一位残酷的君,统治并强迫人们遵从它的意愿、

  欲望、爱好,抵制新的思想和事务,人类的历史就是在跟习惯和偏见做斗争中展开的。

  习惯的养成有如纺纱,一开始只是一条细细的丝线,随着我们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好像在原来那条丝线上不断缠上一条又一条丝线,最后它便成了一条粗绳,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给缠得死死的。

  长期行为导致的惯性思维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天性。

  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

  解决方法:

  要除掉旧习惯,最好的培养新习惯、开辟新的心灵道路,并在上面行走及旅行。

  培养好习惯只需要21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头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是2190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2、有关习惯的名言

  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马克·吐温

  ●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亚里士多德)

  ●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奥维德)

  ●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普劳图斯)

  ●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

  都会习以为常(拉布吕耶尔)

  ●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玉外纳)

  ●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

  ●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西塞罗)

  ●习惯比天性更顽固(昆图斯)

  ●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爱比克泰德)

  ●习惯成自然

  ●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 ----(特赖因)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艾霍尔)

  ●习惯是行为的女儿,不过女儿反过来养育母亲,并按母亲的模样生下自己的女儿,不过更漂亮,更幸运了(杰·泰勒)

  ●习惯是社会的巨大的飞轮和最可贵的维护者(威·詹姆斯)

  ●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佩利)

  ●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托·布·里德)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西寒罗)

  ●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奥维德)

  ●习惯就是一切甚至爱情中也是如此(沃维纳格)

  ●习惯这始,哪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

  ●习惯使社会阶层自行分开,不相混杂(威·詹姆斯)

  ●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乌纳穆诺)

  ●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们(华兹华斯)

  ●许多富有创见的人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被习惯引入歧途----(济慈)

  ●人喜爱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爱尔兰)成的啊----(忒壬斯)

  ●讨饭三年懒做官(日本)

  ●拴惯了的狗,不能带去打猎(柯尔克孜族)

  ●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坎普滕的托马斯)

  ●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要由习惯来取代(伊拉斯谟)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自己----(奥斯特洛夫斯基)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以为一个曾以某种方式完成某种行为的人不会再作出相同的举动,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误解。只要干过,就一定会再干,实际上他早已干过了(切萨雷·帕韦泽)

  ●一个人如果每年根除一种恶习,那么他用不了多久就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坎普滕的托马斯)

  ●在克服恶习上,迟做总比不做强(利德益特)

  ●坏习惯像饼子,碎了比保存起来好(英国)

发表于: 2010-02-05 13:00 | 全文(查看: 57)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释意义

 词目:意义

  拼音:yì yì

  英文:sense;meaning

  定义:

  意义就是一件事情对其他事物的影响。

  重大意义就是一件事情对其他事物的重大影响。

  ——摘自《中国幸福学》

  词义:

1.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2.价值;作用:积极的~;人生的~。

3.内容。

4.美名,声誉。

  意义:1.谓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 2.内容。 3.美名,声誉。 4.作用,价值。

详细释义

1.谓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

  《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殆其往而喜其反,此致君之意义也。”葛洪《神仙传·蓟子训》:“性好清澹,常闲居读《易》,小小作文,皆有意义。”韩愈《答侯继书》:“仆少好学问,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然其所志,惟在其意义所归。”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李长吉‘石破天惊逗秋雨’,虽险而无意义,祇觉无理取闹。”鲁迅《花边文学·“此生或彼生”》:“文言比起白话来,有时的确字数少,然而那意义也比较的含胡。”

2.内容。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管仲吕相,奉辞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

3.美名,声誉。

  《晋书·缪播传》:“才思清辩,有意义。”元稹《唐故建州浦城县尉君墓志铭》:“﹝﹞读书为文,举进士,每岁抵刺史以上,求与计去,且取衣食之资以供养,意义渐闻於朋友间。”

4.作用,价值。

  明张居正《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去年仰荷圣明,特勅吏部慎选提学官,有不称者,令其奏请改黜,其所以敦崇教化,加意人才,意义甚盛。”刘大白《旧梦》诗之三四:“有意义的死,是长养自由的肥料。”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这场战争,对于东方人民和世界人民来说,意义是多么伟大,多么深远呵!”

示例

1.[sense;meaning]∶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这个词有三个意义

2.[significance;importance]∶价值作用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3.[content]∶内容

  详其意义

4.[good reputation or name]∶美名,声誉

  意义渐闻于朋友间

  从那种意义上来说我不理解他

典故

  明张居正《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去年仰荷圣明,特勅吏部慎选提学官,有不称者,令其奏请改黜,其所以敦崇教化,加意人才,意义甚盛。”

辩析

  一个人或事给人的主客观判断。

  意义是人对自然或社会事务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等,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

发表于: 2010-02-05 10:44 | 全文(查看: 106)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博主信息
存档文章
九月 2024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相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