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朱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
[钱解]道由人興,亦由人行。自有人類,始則渾渾噩噩,久而智德日成,文物日備,斯即人能弘道。人由始生,漸至長大,學思益積益進,才大則道隨而大,才小則道隨而小。《中庸》云:“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此言非有大德之人,大道亦不在其身凝聚,此亦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若道能弘人,則人人盡成君子,世世盡是治平,學不必講,德不必修,坐待道弘矣。
[李读]“本体”即在人的“心”、“性”中,所以“道”靠人(当然是“道心”)去光大,而人不可依赖任何外物即使是“道”来光大自己。
●自语
李泽厚读到此章时说:“人生一无所本,被偶然扔掷在些世间,无所凭依,无所依皈(因为没有人格神),只能自己去建立依归、凭据和根本,比起有一个外在的上帝,这岂不更悲苦、更凄怆、更艰难、更困苦?充满人文精神的中国乐感文化,其实有这样一种深层的悲剧基础。……儒家对待这悲剧,是强打精神,强颜欢笑,“知其不可而为之”,故意赋予宇宙、人生以积极意义,并以情感方式出之。”这道出了儒家文化对人的意义和掌握了儒家文化的人们的精神境况。
天道是由人发现,由人提升,并最终成为人精神的主宰。被天道主宰了精神的人是幸福的。
“人能弘道”,即人要不断地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弘扬真理,才能使真理光大,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成为社会秩序的规范。也只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只有有志于弘道者,才能做到。孔子这里指的是一种现象,也是发出的一种召唤。一个“能”字,道出了人对于真理的无限可能。孔子本身就是一个弘道者。
“非道弘人”。说得太精确。这里边有对一切文化研究者的震撼意义。我们所知的大部分学者,都是靠研究这研究那来工作来出名的,大多是靠着研究别人的学术,擦着真理和学术的边混饭吃,有的还混乱学术、歪曲学术。从世俗意义上讲,到处可见“道弘人”现象:研究什么,谁人的弟子,什么样的学术头衔,就出名了,就了不起了。但从高层次来讲,道从来是不弘人的。没有对至高真理的真实感悟,没有真才实学,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创造性的成果,终究不是真正的学者。这一点,现实往往证明不了,但历史会证明。
r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