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DU Blog: 博客 ·  资讯 ·  论坛 ·  留言
登录 新用户? 注册   |  

tiankong's blog

订阅博客: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考研

考研不是竞争

  我在很早以前就认识陈瑜,2000级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当时正在准备参加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8月份的一天,我见到了他,他告诉我:“看到这么多同学都报了咱们系,我的压力真大。”

  我知道陈瑜的基础是相当不错的,只差一个名次没能保送上本系的研究生。我问:“你真的感觉他们会对你构成威胁?”

  “现在大家学习都很努力,有的已经开始做上模拟题了,反正我感觉挺着急的,总觉得自己的进度有点慢。”

  我说:“那你能告诉我你的进度吗,我可以帮你参考一下。看看你需不需要改写你的进度安排。”

  随后的一路上,他向我复述了他的时间表。我得承认两点,第一,他的计划很全面,而且留出了充足的时间做模拟题,这非常重要。第二,像他这样能流畅复述出自己时间计划的人,复习思路可见非常清晰。换句话说,这种基础牢固、计划合理的考研人,不能顺利地考上那才叫奇怪。

  “计划很不错,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执行,”我虽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但如果不提醒陈瑜,他也许就会染上考研人的通病。“如果你因为看到别的同学复习进度比较快,而打乱了你的部署,那就太不值得了。”

  最后我还是劝服了他,计划应该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别人的计划只适合别人。而且现在做模拟题的人,要么他水平太高了,要么就是不懂考研。

  在考研路上,真正的成功者,从来不去考虑与别人竞争,也会刻意的避免与别人竞争。因为如果一旦与人展开了竞争,就会限制自己的发展。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和你报考了同样的专业,你就会在专业课的消息上进行自认为有必要的封锁。这首先给自己的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要知道刻意的隐藏一些东西是很消耗脑细胞的。其次,殊不知,你自认为很有价值的线索,人家早就知道,并且还有比你更全面的消息,如果你不能与人坦诚相交,就会错失更多的机会。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持竞争观念的考研人在思考问题时,会下意识的产生什么想法:

   把自己与“敌人”进行比较,设想谁赢谁输。

   把考研的成功等价于“压制住”眼前这个竞争者,认为比这个人分高,就考得上了。

  在考研复习中,这两种错误的想法都会造成没必要的心理压力,给本来就压力来源众多的考研复习雪上加霜。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考研复习中唯一的竞争者就是我们自己。最终是否成为考研成功者,关键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坚持与知识。别人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截断自己获得成功的道路。

  我们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都知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需要的唯一竞争对手,就是那个懒惰、缺乏毅力、甚至自暴自弃的自己。这种个性的自己,才真正会阻碍我们获得考研成功。

  对于有着第二种错误思想的人(认为超过眼前这个对手,自己就会成功),应该明白,没有哪个院系的哪个专业是只招一位硕士研究生的,虽然你身边的这个竞争者很出色,但依然有其他的位置会留给你,这个竞争者的产生对你是否被录取没有任何影响。前提是,你得知道你心中软弱的那一部分自己才是真正的敌人。

  在考研中,不进行竞争只是我们在建立成功的人际关系方面迈出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应该真心的渴望与其他考研人一起取得成功。

  在我国研制氢弹的初期,如果没有当时的科学家们共同努力,根本不可能打破国际上的技术垄断,猜出氢弹的化学成分和裂变原理。如果有哪一位科学工作者,为了日后自己能多得利益,而掩盖一些理论推导结果,那最后没有成果产生,所有的人也就随之都不能获得成功,包括那位已经把假想的鸡蛋装进自己篮子里的人。越早的培养出自己这种慷慨大度的精神,就越早能在考研道路上找到稳健的感觉。

  的确,在整个考研过程中,人不可能时时处在竞争的阴影下。试着想一想,随时想着和自己报考同专业的人竞争专业课、与图书馆自习室里考研的邻座竞争政治和英语……不仅考研之路将会可怕,结局则会可悲。因此,避免竞争、互助合作才是成为一个考研成功者应走的“正路”。

发表于: 2008-10-29 12:03 | 全文(查看: 23)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考研(64)   标签: 考研  考试  

建立考研复习团队

  有这样一群被称为“考研漂族”的人,他们在城市的某个角落租一间小屋,或在某个大学宿舍租住一张床位,就此孤独寂寞地复习考研,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们没有朋友,或者说没有与自己一同考研的朋友,他们害怕与这些朋友交往时会泄露了什么秘密。

  他们甚至怕出门吃饭会浪费时间,就每天三顿都自己在家煮方便面。为了节省,只能住在刚好放下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堆书的小屋子里面。

  半年的生活如此过去,总算熬到了考试的日子,努力的“漂族”,成为了一个考上研的人。而不走运的,只好再次陷入迷茫。

  但“考研漂族”们如果有机会看见大雁如何在天空飞翔,就一定不会再以这种残酷的生活方法折磨自己。

  大雁以V字形在天空飞行,而且会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头开路,能帮助它左右两边的同伴造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曾在风洞试验中发现,成群的大雁以V字形飞行,能比一只雁单独飞行多飞12%的距离。

  考研人也是一样,只要能与周围的研友合作而不是彼此争斗,往往能飞得更高、更远、而且更快些。

  这也好比做算术运算,如果用等号左边数字“1”代表一个考研人,等号“=”代表考研,等号右边数字“1”代表一个考研成功者,数字 “0”代表一个考研失败的人。那么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表示一个考研人在考研中取得成功:

  1 = 1

  也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表示一个考研人考研失败:

  1 = 0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那种“考研漂族”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具备考研成功的素质,也就是说考研失败的可能性极大。在1注定等于0时,必须想出其它办法挽回败局。而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摒弃孤独,争取与他人合作。

  现在用加号“+”代表合作,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1 + 1 = 2

  这代表两个考研人的合作,往往能带来双方的成功。

  合作是一种组合式的行为,若干个考研人为了达成同一个目标——考研成功,而把兴趣、知识、才能、物质、经济这些个人所具备的要素集合在一起,去组织和实施考研复习。

  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团结、专心、分工与协调。

  把考研这件事情加以分析之后,会发现制约考研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合作,或不健全的合作。

  我有一个来自湖南的研究生同学索新,由于其总分是研究生班里男生最高分而被系里的报纸邀请,作为考研专题的采访对象。在被问及考研成功的美德是什么时,他回答道:“合作”。

  “我们那时有四个男生很要好,都准备考研,相互约定一定要考取自己理想的研究生院。”索新说,“所以复习的全过程,大家都坐在图书馆的一张桌子上。谁一旦想偷懒了,看到其他三个人在学,自己也就把心收回来继续复习。”

  最终正是这种合作,使这四位同学都考上了研究生。回忆考研复习那段日子时,我的这位同学说:“根本没有遇到很多人所说的考研痛苦,正相反,那是一段令人振奋的日子。”

  在智力上没有任何差别,为什么这四位研友的考研成功之路比那些“考研漂族”们顺利得多呢?答案就是“合作”。

  这四位考研成功者选择了1 + 1 + 1 + 1 = 4,而不是四个1 = 0。所以他们成功了,更重要的是,考研复习这段经历使他们学会了合作,为每个人将来的成功奠定了积极的基础。

发表于: 2008-10-29 12:02 | 全文(查看: 27)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考研(64)   标签: 考试  

优势互补产生良好合作

  如同创业团队一样,考研的合作团队也应该重视优势互补。假设三个人一起复习考研,其中每个人都是数学高手,但就是英语水平都极差,这样的团队合作得再努力,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一个合作团队中的成员应该是各有优势的,而这些优势的总合应该可以满足考研成功所要求的全部素质。一个考研合作团队的建立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有核心主导的复习团队。这种团队往往由一个积极个性的考研人先提出想法,然后就去开始组成所需要的团队。人在全新的环境下容易结成这种团队。我本科期间的一个同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司职人力资源管理,一年后辞职考研,住在对外经贸大学旁边,并就近在校园里复习。由于她的数学基础不好,但英语很有天赋,所以她的工作背景就使她想到了应该找一个与自己优势互补的研友共同备考。随后,她写了一张小广告贴在图书馆的门口,没想到应征者云集,最后甚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第二种是群体性的复习团队。这种考研复习团队的建立往往来自于因为友谊、经历、学业而结缘的伙伴。像上一节例子中的合作团队就属于群体性的团队,四个人来自于一个班,本科3年的友谊使他们的合作紧密而富有默契。一般说来,有核心主导的复习团队是先有个体需求再有复习团队,而群体性的复习团队则恰好相反,先有团队成员的结识才有组建复习团队的愿望。此外,群体性的复习团队比有核心主导的复习团队更强调人际关系在团队构成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核心主导的复习团队比起群体性的复习团队来,稳定性更强。因为核心主导的复习团队组建时就已经考虑到了团队成员的个性、特长和能力,这保证了团队成员的特长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显得不再重要。但由人际关系组成的群体性复习团队却有可能达不到有核心主导的复习团队那么好的效果,因为多年的熟识与共同生活经历使团队成员看问题的方法一样,各科目的能力也有可能类似。以优势互补为基础建立考研复习团队,是通向考研成功的重要一环。但对于建立有核心主导的复习团队则不必勉强为之,如果身边刚好有合适组成团队的人选,则就近组成群体性复习团队,日后复习中若发现不足,再吸纳新人加盟,也不失为组成优势互补的合理方法。
发表于: 2008-10-29 11:59 | 全文(查看: 25)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考研(64)   标签: 考试  

如何与其他研友沟通

  建成了考研复习团队之后,如何与团队成员互通有无就显得至关重要。换句话说,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希望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同时,他们也都想要学习团队其他成员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劣势。

  但经验告诉我们,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应该时时刻刻让别人感到重要。

  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也正如哈佛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这是一条处世的法则。

  如果遵守这一法则,我们终能得到期盼的合作与共同成长。但如果违背了这一法则,不仅影响了考研的复习,更会后患无穷。

  看看下面这两段对话,各会起到什么效果:

  对话一

  研友甲:“听说你的哲学部分已经看完第三遍,这部分的选择题也做完了,可为什么我怎么看也看不懂,做题也常错呢?”

  研友乙:“看了三遍之后,我发现学哲学其实还是有一点窍门的,你想听吗?”

  研友甲:“那太好了!我正为这事发愁呢!”

  研友乙:“哲学这部分内容能分成四大块。”

  研友甲:“哪四块呢?”

  研友乙:“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辩证法这部分有点绕。”

  研友甲:“哦,我看过它们,但是不太懂。”

  研友乙:“其实我也是看到第三遍才懂了一点,内容是这样的……”

  最后研友乙为研友甲讲了半个小时的辩证法,还主动推荐了一本习题册给他,并告诉研友甲切记,下次有不会的内容还来找自己。

  对话二:

  研友甲:“哲学这部分我怎么看也看不懂,做题也常错。有时间给我讲讲吗?”

  研友乙:“呃,好的,你想听哪部分?”

  研友甲:“都不太懂。”

  研友乙:“哲学这部分内容能分成四大块。”

  研友甲:“天,这我也知道。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还有什么来着?”

  研友乙:“还有认识论。但总体来讲辩证法这部分有些难,你是这块出了问题吗?”

  研友甲:“挺好,就先谈谈辩证法。”

  研友乙:“这部分关键是好几个原理有些绕。”

  研友甲:“是啊,尤其是关于矛盾的那小节内容。”

  研友乙:“没错,这在书上第18页都写着呢,你有书吗?把我的书借你看吧。”

  最终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其实研友甲的表现让研友乙觉得自己并不重要,并且从研友甲的言语之间听来,他需要的只是一本政治参考书而已。

  对话一产生的结果是双赢性的,两人最终都从对方身上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这是由于研友甲采用了一种让研友乙感到重要的对话方式。而对话二却刚好相反。

发表于: 2008-10-29 11:59 | 全文(查看: 23)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考研(64)   标签: 考试  

多和自己想成为的人在一起

  试着想一想,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每天都和一些忙着找工作的同学打成一片,或者与口口声声考研,却整日坐在宿舍玩网络游戏的哥们儿为伍。如果你是在职,办公室的单身汉同事成天晚上找你去打牌,你又不愿意以考研为名拒绝。那结果会是怎么样?

  耳濡目染之中,你会发现找工作其实也不错、研究生学历有什么用?你也会为自己找到“休息一下”的借口,因为考研复习实在是太累了,在网上玩两局台球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玩完后还会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因为下次你不会来玩台球了,你会下上几盘五子棋。

  终于有一天走进考场,你还会发现为什么这么多数学题题型咱都看着眼熟,可就是做不出来。

  对不起,考研失败不是你的错,只是你选择的环境错了。

  你身边的朋友里没有一个考研成功者,即使有,你也没有试图花时间接近他们,更别说和他们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

  至少,你没能放下这所谓的人间友情——我们是好朋友啊,人家找我玩,怎么能说不?

  如果你也想和那些考研成功者一样,就要马上下这个决心——决心只与你想成为的人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你立即就会发现你的生活改变了——考研之路会变得平坦的多。当然,这并不是说你从此就与不考研的人断绝来往,而是你要努力与那些自己想成为的人多打交道,和他们成为亲密的朋友。

  记住那个最古老的自然法则:从鸽巢里长大的老鹰幼雏,在看到同类并跳出鸽巢展翅翱翔之前,绝对永远只是一只鸽子。

  可能你最亲密的朋友也不能理解你在考研里能得到什么,即使是最爱你的人也会心疼你的处境,告诉你“别累着自己”,“咱们不考了,我陪你去找工作”。

  但是你一定要想清楚,太多有潜力的人都是因为交友不慎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你的好友与伴侣可能的确是为了你好,但他们将会成为你考研路上的阻碍。

  按照以下步骤,找出该和哪些人,还有如何与他们建立更亲密的朋友关系:

   列出现在你在他们身上花费时间最多的人

   找出离你最近的考研成功者

   设法联系到你想报考的高校专业的在读研究生

   认真考虑自己与名单中每一个人的关系,得出结论,为了考研,这种关系是否应当培养和发展

   更具体些,做出计划,该如何建立、培养和加深这种关系

  对大多数人来讲,只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可以理出头绪:和谁的关系应该更进一步,因为需要他的经验作为指导;和谁的关系应该降温,因为我目前最需要的是考研成功。以及具体的做法:克制自己的一些行为或开始拓展自己的交际范围。

  在考研成功的道路上,你得改变自己,调整你的人际关系结构。如果有必要,改变你的生活环境,搬到更靠近你理想的地区去生活。这样做确实有点麻烦,但带来的回报将是意想不到的丰厚。

  最后记住一点,绝对不能对自己的朋友和人际关系结构持随便的态度,他们对你的考研大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你必须认真考虑与每个人的关系。

发表于: 2008-10-29 11:58 | 全文(查看: 17)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考研(64)   标签: 考试  

考研阶段,维持周边环境和谐

  如果研友在宿舍里复习考研,那么这个周边环境指的是宿舍的同学,和经常接触的朋友,如果在家里准备考研,这个周边环境指的是父母、配偶或其他亲戚,即便是自己住,研友还是要面对饭店的营业员和邻里街坊。

  试着想象下面这些情况:

  早晨7:30 室友:谁的闹铃这么早,快关了!

  早晨8:00 食堂:鸡蛋就这样,换不了!

  上午10:00 单位同事:还看书呐,不要搞得像真的一样。

  中午12:00 邻居阿姨:谁晾的衣服啊,干了还不快拿走?

  下午5:00 卖鱼的:你怎么这么笨呐,挑条鱼都不会!

  晚上6:00 邻居阿姨:做饭生这么大烟,看我不找你房东!

  晚上9:00 隔壁叔叔:以后睡觉不许吵,不许超过11点!

  即使不能改变这些环境,你也可以维持周边环境的和谐。实质就是多做一些让步,不要让这些小的矛盾影响了考研复习的心情。

发表于: 2008-10-29 11:57 | 全文(查看: 23)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考研(64)   标签: 考试  

倾听家人、恋人的感受

  如果仅因为考研复习,而忽略了家人的感受,那即使考研的成绩再完美,你还是最大的考研失败者。

  在考研与家人之间,我们并非只能选择其一。选了考研,并非一定要放弃家庭,也并非保住了爱情,考研就注定失败。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家人、恋人只是希望得到我们的重视,换句话说,他们希望自己的语言得到我们的重视,他们希望被倾听。

  其实心理医生的作用,不过是成为到访病人的一个优秀倾听者。大多数情况是,病人从头到尾倾诉了自己的故事之后,心中恼人的情绪也就消减了一大半。

  与我们谈话的人,对他自己、他的需要、他的问题,比对我们考研这个问题关注得多。你的恋人关注的其实是你是否因为复习考研会更少关心他,你的父母关注你考上了研究生后很快会离开他们。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听他们的感受,而不是终日与他们夸夸其谈自己在考研复习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或是今天做模拟题得了多少分之类。不应该让因为复习本就剩余不多的相处时间也被考研主题占据。

发表于: 2008-10-29 11:56 | 全文(查看: 19)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考研(64)   标签: 考试  

争取得到理解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父母会成为事业的坚强后盾,但面对考研,很多情况就变得和以往不一样。

  我的一个研究生朋友颜智,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在职期间函授化学工程专业的大专,他在国企工作了近十年,眼看着工厂的效益一天不如一天,单位下岗的同事也日益增多,心中萌生了考研的想法。

  一来想逃离这个死板的企业模式,二来也是希望到别的城市拓展自己的视野。但没有想到,首先站出来反对自己考研的,不是单位的领导,而是颜智的父母。

  因为上一辈的人没有经历过现在的新经济模式,而且早已退休,对新的形势充耳不闻。所以,说服家中的老人们就成了颜智正式复习考研前要解决的第一要务。

  最开始,颜智寄希望于与父母正式的家庭会议,但他一提出考研的问题,就得到父母这样的抵触:“你看你的书去吧,不用和我们说。”

  没其它办法,他只好利用每天三餐家人聊天的机会,给父母讲一些行业的形势,厂里发生的事情,尽量让父母理解到现在的企业已经不像以前——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直到退休。更重要的是,颜智告诉父母,自己的处境其实不容乐观。

  劝父母转变观念的同时,他也没有放松一点学习,白天8小时在厂里工作,晚上回家几乎没有休闲时间,一直复习到半夜,第二天早晨起来还要正点上班。

  随着对实际情况的不断了解,加上看到孩子这样辛苦的追求生活的突破,颜智的父母对他考研的态度终于开始有所转变了,由最开始的冷漠甚至反对,变成了积极的予以支持,最后通过鼓励推动了他的考研事业。

  “当时只是想,父母不反对便是万事大吉了,没想到他们后来竟积极参与到我的考研复习之中。”颜智后来回忆说,“他们的帮助至少让我多考了20分。”

  这样的例子在考研复习之中时有发生,尤其是父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时,父母们就更容易干涉子女考研的选择。

  父母与子女之间经常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这常是因为成年人要在青年人身上获得只有他们自己才有的意识与抉择。

  做父母的看到青年人第一次接触了实际生活而发生困难时,回想到自己当年所犯的错误,想要保护他们所爱的人,天真地尝试把他们的经验传授给儿女,甚至把他们的意识强加给孩子们。

  这往往是失误的举动,经验可以传授,但关键在于适用环境,思想也不能在所有情况下强加。因为任何人都得去经历人生的一切阶段,思想和年龄必须同时演化。

  面对父母的这种思维定势,颜智显然把整件事都处理得很好,不仅通过倾诉转变了父母的观念,甚至通过行为把父母拉进了自己的阵营。

  但如果他采取另外一种态度,对父母的态度不加理睬,执意在自己的道路上孤军奋战,那么结果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种。

  那时整个家庭仿佛产生了两个孤岛,虽然颜智的父母很爱他,但他住在一个岛上,他的父母住在另一个岛上,而他们都不会游泳,于是两个岛上的人根本不会相会。

  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自己的语言。如果我们用一种消极的、责备的口吻与家人交流,就会像下面这些话永远不会得到和谐的结果:

   “我考研我自己愿意,用不着你们管!”

   “你们总是不愿意支持我!”

   “干嘛总是想让我回来工作,我哪点儿得罪你们了?”

  但如果使用积极的、合作的口吻与家人交流,效果则完全不同:

   “我在试图理解你们的想法,也可以帮助你们理解我为什么要考研。”

   “我会努力复习的,请对我放心。”

   “我不会放弃现在这个工作,即使辞职,也是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

  第二类说法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对待家人,随后也会得到家人的理解,而第一类说法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发表于: 2008-10-29 11:56 | 全文(查看: 19)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考研(64)   标签: 在职  考试  

达成共同愿景

  有一次我与一位03年考分高达370分的研究生谈论考研的最后两个月,并且惊异于为什么她在最后阶段的12月份曾经放弃并且不看书长达1周之久,还是能考到这么高的成绩时。身边的另一位研究生,奚芳也在2003年考上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院,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只有放弃的念头,没有放弃的可能。”

  这句话让我耳边一闪,奚芳的成绩并不出色,虽然330多分已经足够通过03年的分数线,但我还是没有想到她随后的故事更像电影里的情节一样。

  奚芳本科毕业后在山西一所高校任大学物理教师,教师就有监考的任务,最为出奇的是,她们的高校安排了她从12月25号一直监考到1月10号,每天都有考试。并且从1月10号开始,作为任课教师,她要批改数百份的学生试卷。

  “那段时间心情乱极了”她回忆道,“一月份的一个中午,我在屋子里实在是看不下去书了,就把一本书扔出屋外,同时大声问了一句:‘妈,我为什么要考研?’,没有动静,我又扔了一本,问到:‘妈,我现在赚的钱够养活我自己,我为什么要考研?’,我看到妈妈侧过头,往屋子里面看看我,没说什么。”

  “就这样,我扔出去了桌子上所有的书,大概有七八本,当然也问了七八遍为什么要考研,可就是没听到回音。”她说到这时笑了笑,“然后下午考试的时间就到了,我得去考场监考。”

  “你能想到吗?”她像是在问我,“我晚上回家时,所有的书还是在地上,一动没动。这回你能想象到我随后做了什么吧,我把它们捡起来,整理好,继续学习。”

  “我相信这是一种沉静的支持,而不是冷漠。”奚芳说,“我知道我的父母一直赞同我考研,但他们更希望我能自己站起来,面对这点小小的挫折。我做到了。”

  这是一个考研家庭的和谐与默契,他们倾听对方的感受,同时也向对方阐明自己的想法,使得全家人为了考研这个共同愿景努力。

发表于: 2008-10-29 11:55 | 全文(查看: 19)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考研(64)   标签: 考试  

别让单位成为障碍

  如何与单位周旋,仿佛成了每一个在职研友需要修炼的一门奇功,但实际上,想办法处理好与单位领导,同事的关系远比修炼逃避的手段要管用得多。

  认识一位可怜的研友王若愚,2002年,他实在厌倦了在那家国企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工作4年了,自己和领导的关系怎么处也处不好,在单位一点成就感也没有,完全不像在大学那时候成绩就能说明大部分问题。

  他想,工作不理想,就考研吧,学习还是擅长的。加上在单位做了4年的事务性工作,原来的金融专业也丢得差不多了,干脆就考MBA。

  拿出本科时代读书的干劲,只在职复习半年,轻松的考上了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MBA。

  意料之中的事,单位不放他的档案。可没档案也得开学,王若愚只好先到北京上学。但上了两个月学之后,一个消息传来,学校让他退学,理由是档案没到学校。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所学校非常重视与他所在的这类国企的关系,王若愚的单位一个招呼打过来,学校就只有开除他。

  学没上成,王若愚回到单位,给他打击更大的是,回到单位后不到一个月,单位也把他开除了,当然,理由是充分的。

  且不管王若愚成为自由身之后作何选择,问题在于他这一年的时间是白费了,他失败的原因是他在处理与领导、同事关系的问题上做得太差。

  但王若愚的一个同事李力,在单位有乐于助人的口碑,并且善于处理和领导的关系。

  最开始,李力复习考研这件事情压根没让单位任何人知道。九月份,李力托朋友在医院开了“十二指肠溃疡严重,需休养半年”的假诊断,开始复习考研。半年之后,他通过了初试和复式,单位都没回,只是去了领导家里一趟,档案关系很快就从单位拿了出来。

  同样是一个单位,几乎是同等出色的考试成绩,王若愚和李力最终的成功完全不同。就是因为李力在平时就与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即使做出有违单位利益的事情,领导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凡是肯用心去对待领导、同事的人,总会得到合理的报偿。

  马上就做

  一、如果自己还有考研等于竞争的思想,那么说服自己改变这种观念,大度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位考研人。

  二、评估自己目前各门课程的水平,看看能否找到与自己优势互补的考研人组成考研团队。如果没有,可以考虑在图书馆门口贴出广告寻找。

  三、在与其他考研人探讨问题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多与考研成功者或最有可能成为考研成功者的研友们交流。

  四、多倾听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感受,时常问问自己是否因为复习考研而冷落了他们,如果有,那马上增加你们的交流。

  五、向家人倾诉自己的想法,争取得到理解,在家里建立共同愿景并为之努力。

  六、考研复习期间,在职研友要随时注意处理与单位的关系,如有必要,保密自己考研状态,找到最有效的请假方式回家备考,特别注意与领导的关系。

发表于: 2008-10-29 11:54 | 全文(查看: 18)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考研(64)   标签: 考试  
博主信息
文章目录
存档文章
四月 2024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Page was generated in 31 milli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