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DU Blog: 博客 ·  资讯 ·  论坛 ·  留言
登录 新用户? 注册   |  

ecotop's blog

订阅博客:

景仰日月,观察大地!

文章首页

转贴:从美国的科研环境看中国的人才政策

赴美考察记行:梧桐长成材 方得凤凰来
——从美国的科研环境看中国的人才政策
作者:杨卫平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2-23 9:37:29

 

我们在不容忍平庸、懒惰和失败的同时,放弃了对杰出的渴望。
 
近日,笔者随中国科学院所级领导干部科研管理培训班赴美国考察培训,耳闻目睹这个世界第一科技大国完善、优良的科研环境,再次感受到美国科学技术领域所蕴涵的巨大创造力。在中国经济、社会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保持清醒头脑,认清我们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是十分必要的。
 
科学是人类认知未知世界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性来源于人类精英分子的创造性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造就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创造力的基本条件是:有最好的科学家,而这些科学家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才智。相对来说,美国集中了最好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他们为这些科学家创造了最好的科研环境。
 
此行的美方接待者是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西蒙教授。西蒙教授是美国科技政策方面的专家,也是研究中国科技政策的美国专家,曾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多年。由于彼此非常熟悉,所以西蒙的言谈直率而随意,尽管不乏调侃之意,但他的一段会议发言给笔者很大的震撼并引起深思。他说:你们中国有最优秀的人才,但你们自己管理不了这些人才,我们能管理好。所以一流的人才来美国,二流的人才去应聘你们的“千人计划”,所以美中两国要合作。
 
我们当然不愿意承认管理不了世界上最杰出的人才,认为二流人才应聘“千人计划”的观点也是对热切回归祖国之海外科技精英的不公平。事实上,应聘“千人计划”的学者中不乏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更大学术舞台的渴望而选择中国。但我们还是要虚心地承认,我们在高档次人才培养、储备和使用方面与美国的巨大差距。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为何出不了大师”的疑问不绝于耳。最近,某著名高校原常务副校长在钱学森逝世后所发表的博客文章中调侃式地认为“中国现在不需要太多像钱学森式的人才(中国高端人才)……可能还是比较少。我们在世界顶尖的领域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恐怕是整个氛围和环境的问题。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实际上也是从欧洲或其他地方去的,但他们在美国就能够生根发芽。现在不断有海外人才引进(到国内)来,但目前的学术环境不改变,可能很难让他们自由地发挥长处”。
 
认真比较我们在学术环境方面和美国及其他科技先进国家的差距,深刻思考我们学术环境的客观现状和开诚布公地探讨逐渐改进之道等,都是科研机构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和职责,也应该是我们国家人才战略和科研管理,乃至完善科研创新体系所必须涉及的核心内容。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阐述一些初步思考。
 
薪酬待遇很重要,但并非最重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重要性,都纷纷制定和完善了各自的人才战略。其手段也都大同小异,无外乎增加投入、改善待遇、灵活政策、赋予名誉、委以重任等。实践的经验表明,薪酬待遇无疑是重要的,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下,薪酬待遇的重要性是绝对的,正如著名的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所认为的那样。一旦跨越了这个底线,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就会上升。事实上,那些共和国成立早期归国的海外精英们,都并非出于为获得更好生活待遇的目的而回国,相反,主人翁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以及事业的成就感是他们归国的最重要原因。这样的例子很普遍,不必赘述。
 
今天,美国一流大学教授的平均年薪大约在15万美元左右,按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当然十分可观,但其绝对购买力也远低于汇率换算的结果。中国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深正教授们的实际购买力已经达到或接近美国教授的水平。而“千人计划”入选者,按相关政策据有关测算可以在40万~80万元之间甚至更高。其实际购买力水平已经远超美国教授。如果考虑税收等因素,则国内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事实上,最优秀精英级学者们(不是一般的学者)更重视的是其学术生命的发展和延续。也正是这种对科学的无限热爱,才能造就尖端的人才。记得一位商界名家曾经说过:如果你想改变世界,你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你仅以赚钱为目标,你成就有限。科学家更加如此。因此可以认为,薪酬待遇标准已经不是我们人才战略的“短板”。
 
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是精英们的最爱
 
学术自由对于学术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把自由作为科学产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他认为知识是自足的,它不以别的什么目的而存在,而纯粹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它是一门自由的学问,它要求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的支配。
 
学术自由的必要条件就是政治待遇、经济条件和职业安全的保障。19世纪后期,科学研究逐步确立为美国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为学术自由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需求。为了维护学术自由,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于1915年成立,并发布了1915年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聘任制的原则声明,明确提出保护学术自由的原则。此后,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相继通过1940年、1958年等一系列保护学术自由与终身聘任制原则的声明。这些举措从思想层面为保证基本学术自由奠定了思想和道德准则。从制度层面来看,美国的学术自由主要体现在以独立决策的学校(或研究机构)董事会为基本决策模式、以开放流动的全球青年精英人才政策为保障、以终身教授制度为核心、以严格设计的同行评议为资源分配依据。所有这些,使得美国的科学研究具有较多的学术自由,比较能够独立于科技资源分配以及宗教、经济和政治因素之外。
 
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挣脱了思想上的枷锁,但现实的科学研究领域的制度设计还存在着限制科学家自由思想、自由科研的诸多因素。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制度设计上的三大弊端:一是我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尚过多地被各种社会生活和经济利益所影响;二是存在着日益教条和近乎粗暴的科研绩效考评体系;三是过多权威、派系和行政权力参与到科研资源分配体系当中。举例来说,我国的院士制度在许多情况下,未能对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发挥更好的影响。
 
不可否认,院士是我国科技界精英的代表,他们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院士制度在各国均是一种会员制度和荣誉制度,是对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们的一种认可。大部分院士最重要的科学成就和对科学的深切把握都是在他成为院士之前。但在中国,院士不仅成为最高学术成就的代名词,也成为权威、权力、资源的同义语,且过多地以一种特殊的身份和力量参与到各种决策过程。一些政府部门,由于自身缺乏科学决策的程序和信心,纷纷寻求院士光环的庇佑。在各种涉及科技发展的决策当中,以部分院士成员为代表的学术权威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堂而皇之地和一些政府部门达成了相互的利益共识,甚至存在权力寻租现象。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动用机构、部门甚至政府的力量来发展院士和引进院士的情况。这也造成个别院士四处兼职、多处取酬的现象。各级科研管理机构在评议研究团体的时候,经常把有无院士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此外,院士在科技项目立项、投标、评审等各方面普遍存在显著的特权。这种院士的特殊作用和特殊权利,使得院士成为青年学者、特别是大批归国学者们仰慕的终极理想。而一些最有创造力的青年学者在追求这一理想的过程中部分地丧失了对科学本身的迷恋。
 
在江泽民同志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产生了资深院士制度,使80岁以上的院士不再参与一线的科研决策,这无疑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上善之举。院士是终身荣誉,但其工作职位不应该是终身的。目前在各大学和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着院士不退休的奇怪做法。这样的制度对中国科学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改善中国科研环境,应先从改变中国的院士制度做起,还院士制度以应有的和本来的面目。我相信,这也是广大院士的心愿,因为他们对科学有着最深刻的理解,也是最热爱科学的人。
 
科研评价,我们绕不过去的坎儿
 
在所有科研环境当中,科技资源的分配可能是最直接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资源的分配必然依赖于科技评价,科技评价是科技活动最重要和最困难的环节之一。没有评价就没有科学家的荣誉、地位和待遇,也就没有了基本的价值基础,科学家共同体也就失去了社会性存在的意义。但科学是揭示未知的特殊领域,这种认知过程有其巨大的特殊性。不可能用以往的结果来评价正在进行的研究,也不能用简单的量化来评价科学家的劳动。科学的评价只能由学术共同体内部具有相同领域的背景和研究的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实现。这就是同行评议。
 
我国的科技评价总体也是遵循同行评议的原理。即使是以论文发表作为评价指标,其基本的依据也是审稿专家的同行评议。我们的问题是:有同行评议的形式,没有或缺乏同行评议的精髓——没有任何利益牵扯的纯学术价值的评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图使用间接同行评议取代直接同行评议,且间接同行评议的标准摇摆不定。中国的科技政策制定和科研管理者深知科技评价的重要性,也洞悉中国学者“文人相轻”的传统,所以一直寻求使用客观标准来评价科学家和评价科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设立全国科研机构、大学SCI论文排名课题研究。之后,该课题组每年发布排名结果。这开启了中国特色的间接同行评价的时代。之后,以SCI论文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评价一直繁盛至今。所评价的对象从机构到个人,从教授到研究生。这种评价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却再次抹杀了科学的真谛。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某些学者每年发表SCI论文30~40篇,高产之极,被国际同行不无讥讽地认为是“奇迹”。这方面的其他例证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二是评议的指导思想违背科学规律和价值错位。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芝加哥大学进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原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吴仲义教授曾尖锐地指出,我们的评价体系的初衷和结果是:防止出现差的,不鼓励出现好的。国内科学评议的初衷是奖勤罚懒。所谓“先改革先收益”,“绩效优先、兼顾公平”。我们的评价结果和科研单位、科学家绩效密切挂钩就是明证。但科学研究是创造性劳动,它来源于一定的积累,来源于对科学的热爱,来源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灵感。我们现行的频繁、简单、量化的评价体系和办法,在督促“懒惰”科学家勤奋工作的同时,使得最有潜力成为优秀科学家的人才疲于应付,放弃了对科学发现规律的应有遵循。我们在不容忍平庸、懒惰和失败的同时,放弃了对杰出的渴望。
 
三是国内机构评审失去公信力,目前国内一流研究机构正在尝试使用“国际评价”。此举当然是为了更多地得到国际专家的咨询意见,但也表明了国内科技评价机构的缺失,或原有科技评价及机构公信力的丧失。反观美国,存在着大量以科技评价和科技咨询为主业的中介机构。如美国科学促进会、纽约科学院等等。这些机构虽然也有些有政府背景,但从管理和隶属上完全是非政府的,是独立运行的。这就从体制上保证了这些机构评价结果的中立性和客观性。至于一些科技政策咨询公司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些咨询公司由于其评价结果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其评价的客观性就成为其存在的生命线。中国的科技评价应该呼唤独立的非政府隶属的专业评价机构。
 
四是同行评议普遍存在着“叠加价值标准”。所谓叠加价值标准是指:评审专家首先考虑被评审者的学术价值;同时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通俗的说法就是:既当裁判员也当运动员,同时考虑评审的结果是否对评审者有利,并把这种考虑叠加到学术价值之上。由于评价的标准经过叠加,是不纯粹的学术价值评价,其对学术评价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如社会大众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政府部门高层决策者科学素养不够;社会和学术风气不良;学术资源分配不均和不足导致竞争激烈;评议过程缺乏精细管理和严格控制、学术评价机构公信力缺失等。针对目前中国科技现状,应适当扶植成立非政府的,甚至是商业模式运作的科技评价中介机构。加强科学家学(协)会的作用也至关重要。目前这些学会的活动大多集中在学术研讨,很少对政府决策、科学家自身和社会大众产生影响。我相信,只要有合理的运行机制,优化的科学家群体和中立的科技评价机构是可以通过精细管理和严格控制而实现较为纯粹的同行评议的。
 
科研基础设施须从功能性向舒适性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科研基础设施的条件已经大为改善。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基本功能已经基本实现。这一点只要看看我们日新月异的科研大楼和在仪器设备方面的巨大投资就可以知道。但由于我们自己是刚刚富裕起来,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完成从基本功能型向完善舒适型的转换。这种影响对于勤劳节俭的中国人来说似乎影响不应太大,但美国以人为本的舒适完善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确实是吸引国际一流人才的重要因素。
 
本次美国之行,我们对以人为本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美国的许多科研机构当中,所有的设施虽然不极尽奢华,但材料、做工、色彩、灯光无不细致入微。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科研机构里,就是以科学家为本。就是要让科学家最放松、最舒心、最享受。这样的科研环境,再碰上有潜力的科学人才,科学的发展才能有一番新的面貌。
 
基础设施的以人为本,还体现在科学管理者对科学的理解。美国斯坦福大学最近新落成一座Bio-Xbuilding,就是基于校长认识到生命科学发展的巨大前景,以及生物科学和其他各学科的交叉融合的特点所倡议建造的。在校长的大力倡导下,这座建筑呈完全敞开式办公,共有来自30多个系的40多个科学家小组在这座大楼里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中国有句古语: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其实,刚刚破土的梧桐也是不能供凤凰栖身的。梧桐必须枝繁叶茂,凤凰才会择木而栖。让我们的科学家、科研管理工作者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培育我们已经栽下的梧桐苗,并以此来吸引和欢迎我们的凤凰。
 
(作者系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09-12-23 A3 观察)
发表于: 2010-01-20 08:55 | 全文(查看: 52)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标签: 科研  评论  

关于阅读的记忆与随想

今天孩子学校的老师布置一个作业,就是让孩子们写写关于阅读的经验、体会或者感想,家长也可以参加,忙了一天了,正躺在床上阅读,想起了这个事,此时此刻,夜深人静,妻儿也入睡了,不由得动了起笔的念头,放下手头正在阅读的书本,随手捡起几个关于阅读的片段开始慢慢地品味。

 

——两分钱的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书摊”存在,条件远比不上现在所谓社区的阅览室,但是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现在的网吧。条件简陋的书摊就蜗居在街道的一个角落,几张大小长短不一的板凳,几十本到两、三百本连环画,我们当时叫“小人书”,每本大小也就是巴掌大,远没有现在的流行卡通书刊那么华丽,但是从文字内容到画面图案是极其用心的,那里面人物的画法与技法,无论是工笔白描还是淡彩水墨,都比现在出的所谓电脑制作的产品生动,充满了个性与生命的张力。我们学校旁边的那个书摊是极好的,守摊的是一个残疾的中年人,两只手掌都失去了,脖子上挂着个黄挎包(军用的那种)用来收钱,每借阅一本需要两分钱。可别小看这两分钱,那个时代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可以买个鸡蛋薄饼或者一小杯炒熟了的黄豆,对阅读的渴望终于还是抵挡住了蛋饼和黄豆的诱惑,每每到了放学走出校门的时候,路过书摊的脚步总会停下来,书摊四周拉这一圈圈的细绳,小人书就夹挂在细绳上,琳琅满目,《水浒》、《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岳飞传》等古典系列的连环画是极受欢迎的,两分钱交到摊主的黄挎包里,取下自己相中的小人书,找个板凳坐下,就走进了书的世界,身边汽车与路人的嘈杂全听不见了。那是多么简陋的阅读环境,却又是多么快乐的而专注的阅读场景:有大人、有孩子,有端坐着的、有斜靠着电线杆的,知识伴随着阅读的快乐在翻动的书页间流淌着、传递着……

后来回想起摊主形象,居然还有些清晰的记忆,脸上虽然稍显沧桑,但是总挂着笑容,眼睛却是犀利的,怕有人不自觉把他的书“拿”走,那可是他谋生的依靠,收钱、找钱的时候,那失去手掌的断臂居然一样灵活,两臂一夹,一分、两分钱的清清楚楚。我去得多了,也就跟摊主熟悉了,有时候交上两分钱,多看上一、两本,摊主也不介意,更换了新书,总是记得向我推荐,还不时提醒,该早点回家写作业了,别忘光看书丢了书包……。

两分钱的阅读,令人回味无穷。

 

——最佳的阅读时间

一天内最佳的阅读时间是什么?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对我来说,最佳的阅读时间有三个。

  一是早晨刚上班的半小时。走进办公楼,在大部份人都还没有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当还没有各种电话骚扰你的时候,当你还没有被各种杂事羁绊的时候,我最喜欢安排在这个时段阅读一下专业文献,关于如何精读文献我给研究生专门上过辅导课,而我这早晨上班的半小时,多是用来追踪一下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是浏览式的,虽不是精读,但是保持自己学术思想的活跃非常有效。

  二是陪孩子上课外辅导课的空隙。每次陪孩子去上钢琴课或者其它课外活动时候,都会带本闲书,这是给自己点放松的时刻,读读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既陪了孩子又得空吸取些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营养,一举两得。

  三是每晚临睡前的一段时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养成了上床睡觉前一定要阅读的习惯,到现在如果不阅读一段就无法入睡,这段时间可安排各种内容的阅读,可阅读《环球时报》了解国际上的时事要闻、风云动态,可阅读《读者参考》一同思考国计民生、家长里短;可阅读白天没有细看的专业书籍,深入到细节,做好笔记。这时候,妻儿都睡着了,窗外静寂带着些捉摸不定虫鸣,你会有“伐木丁丁山更幽”的感受,合上书本,同样可以享受阅读的愉快。


——最佳的阅读时间

一天内最佳的阅读时间是什么?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对我来说,最佳的阅读时间有三个。

  一是早晨刚上班的半小时。走进办公楼,在大部份人都还没有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当还没有各种电话骚扰你的时候,当你还没有被各种杂事羁绊的时候,我最喜欢安排在这个时段阅读一下专业文献,关于如何精读文献我给研究生专门上过辅导课,而我这早晨上班的半小时,多是用来追踪一下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是浏览式的,虽不是精读,但是保持自己学术思想的活跃非常有效。

  二是陪孩子上课外辅导课的空隙。每次陪孩子去上钢琴课或者其它课外活动时候,都会带本闲书,这是给自己点放松的时刻,读读历史、哲学方面的书籍,既陪了孩子又得空吸取些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营养,一举两得。

  三是每晚临睡前的一段时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养成了上床睡觉前一定要阅读的习惯,到现在如果不阅读一段就无法入睡,这段时间可安排各种内容的阅读,可阅读《环球时报》了解国际上的时事要闻、风云动态,可阅读《读者参考》一同思考国计民生、家长里短;可阅读白天没有细看的专业书籍,深入到细节,做好笔记。这时候,妻儿都睡着了,窗外静寂带着些捉摸不定虫鸣,你会有“伐木丁丁山更幽”的感受,合上书本,同样可以享受阅读的愉快。


——最疯狂的阅读

    那是大学一年级结束的时候,刚刚度过那场著名的八九春夏之交的动乱,思想似乎也挺乱的。整个暑假就把自己泡在阅读中,父亲的单位刚好有个不大不小的图书馆,藏书不多,大概45千本,但这也足够我的打发单调枯燥的暑假生活了,于是整个人就疯狂地阅读,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剩下来的时间就是阅读,古今中外,只要是能从图书馆借到的就看,真正是如饥似渴的状态,现在还记得阅读过的书籍,国外的名著有《安娜卡列妮娜》、《包法力夫人》、《红与黑》、《三个火枪手》……其中《基督山伯爵》印象颇为深刻,主人公摆脱苦难成功复仇的经历特别鼓舞斗志。国内书籍印象深刻的有那些描写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估计是很少有人借阅的,我一样拿来就看,而且看得同样入迷,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还有《山乡风云录》、《翼上》,老舍的《四世同堂》自然是没有放过。后来又特别偏爱阅读军旅小说,如《高山下的花环》、《索伦河谷的枪声》、《山中,那十九座坟茔》等,阅读的时候往往能回忆起小时候在部队大院生活的情景。还有就是所谓文革过后的伤痕文学作品,《泪痕》、《第二次握手》、《今夜有暴风雪》、《血色黄昏》、《北国草》。那个暑假真实疯狂的阅读,也不记得读了多少小说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不可思议,在网络与快餐文化时代,真的难以找到那种疯狂的阅读状态了。


——最理想的阅读环境

    也就在上周六的上午,把孩子放在阳光喔,把车停在一片大树荫下面,拉开车的天窗,就拿着刚从网上书店购买回来的李开复的自传《世界因你而改变》阅读起来,妻子也在阅读她喜爱的书籍,忽然我放下手的书本,跟妻子讨论起来在什么是最理想的阅读环境,最后,我们共同得出的结论是:节假日,阳光明媚,开车一家人到郊外,找个湖畔边的树林,让孩子的阳光下自由地奔跑,你可以坐在柔嫩的草坪上,拿着喜爱的读物,轻松地阅读,书本散发出默默的书香,和着周边不知名的野花香,微风送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累了,就地随意地躺下,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地撒下来,落在你的脸上,也落在你的心里……

发表于: 2009-12-09 09:50 | 全文(查看: 89)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标签: 生活  校园  读书  

如何“精读”文献?

昨天参加中科院华南植物所举行的一个小的学术讲座,来自美国加州资源署的黄长志博士给研究生和年轻学者讲:“如果再读研究生,我如何写英文论文?”。有个研究生提问:如何进行文献精读?如何算精读?

  我认为文献精读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挑选精读文献是前提,挑选精读文献是从泛读中选出来的,通常是发表在本领域重要的期刊上面的最新文献或者是经典文献,或者是本小领域引用率很高的文献,或者是跟你最近想开展研究工作比较接近的文献,总之,要挑选好有价值的文献,不要浪费精读宝贵的时间。

  其次,精读不是一句一句去翻译,完成一篇文章的精读至少要能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这篇文献做的工作属于本领域的哪个小领域?2)这篇文献前言中提出了什么科学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你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感兴趣?3)这篇文献具体的研究目标是什么?4)这篇文献中技术路线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是否合理?这个方法和技术细节是否我是否弄明白了?如何借鉴?5)研究有什么主要结果?仔细观察文献主要图表,是否有自明性?6)结论是什么,是否回答了前言中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如果没有,存在什么疑问?7)这篇文献对你有什么启发?如何你再做同类工作,你会从什么不同的角度开展?如何做才有新意?

  最后,不要放过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浏览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也许你又能追踪到新的问题,有新的发现。

  此外,文献阅读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成为文献的“俘虏”,使得自己的思维形成定势或者被框死,注意劳逸结合,“深度”和“广度”结合,有空时候看点“闲书”,进行些哲学方面的思考训练,说不定你就是被埋没的牛顿,或者是未来的爱因斯坦了。呵呵!

发表于: 2009-11-18 12:01 | 全文(查看: 327)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标签: 生态  科研  读书  

细节与创意!

 

     昨天偶尔路过“宜家”,随便进去逛逛,这是个来自北欧的家居品牌购物商场,虽然本人对小资情调不甚感冒,但是看到一些小的细节和好的创意,也不禁为之而叫好和感叹!
      几个个小的细节:在宜家摆买的一款刮果皮刀与国内其它商场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在刀口处,该商场都用透明的封装塑料胶布贴好,目的是为了顾客挑选的时候不容易伤到手;一个小孩子推着个小购物车过来,5、6岁的样子,非常可爱,更可爱的是,他推的儿童购物车与大人的有不同,除了车型小适合孩子推外,在车上还树着杆旗帜,标识是儿童车,请大家注意避让;商场购物走廊,每隔不远处就放置一些环保购物袋,特别的地方是,在购物袋旁边,有购物记录纸和削好了的铅笔,还要简便的米尺,方便顾客随意取用,真是细节见功夫呀!
      好的创意:一款刷子,带着40公分左右弯弯的手柄,初看真不知道做什么用,仔细看说明,原来是方便洗澡的时候擦背用的;小小的油盐酱醋瓶子,有两个摆放的平底,可以垂直摆放,也可以呈45度角摆放,小小的改变,增加了客户的购买欲望;灯饰、蜡烛等各式小物件,处处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和创意!
      购物回来,不得不佩服欧美国家对细节和创意的重视!我们是不是该从重学到什么?而不应该总是模仿和从事最机械的制造呢?

发表于: 2009-05-18 12:06 | 全文(查看: 148) | 评论(1) | 本文地址 | 收藏 
标签: 人文  环境  

记下:人生的六个态度

偶然机会看到了这篇文章,深有感触,转录如下:

1.机会,靠自己创造
有一种鸟能成功的飞越太平洋,靠的却是一小截树枝。它飞行时,把树枝衔在嘴里,累时,就把树枝放在水里,站在上面休息。试想一下,如果他带上鸟巢和足够的食物,还能飞的动?飞的远吗?可见,成功不在与条件好坏,而在于对待机会的态度。弱者在优越的条件中错失机会,强者却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机会,就像飞越太平洋的小鸟,仅仅依靠一小截树枝就能立足,飞翔,成就自己的事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目标,决定命运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跳骚放在广口瓶中,用透明的盖子盖上。跳骚在瓶子里不停的跳动,并撞到了盖子。经过数次的撞盖子后,跳骚不再跳到足以撞到盖子的高度了。实验人员拿掉盖子,虽然跳骚继续在跳,但不会跳出广口瓶以外。因为跳骚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这种情况,不再改变。人也是一样: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尽管许多人都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但是目标的局限性束缚了他的才能。还有就是安于现状,缺少了奋斗和进取的精神。

3.生活,是一只杯子
一位教授往一个空杯子里填满石块后,又拿出一盒小鹅卵石倒进杯子,并轻轻晃动杯子,好让小鹅卵石滚进石块之间的空当,然后教授拿出一盒沙子倒进杯子,晃动杯子,使沙子填满所有的缝隙,最后又倒进水,直到水渗透沙子溢出杯沿。做完这些,教授对学生们说道:现在,我想让大家把这个杯子理解为生活。里面的石块带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比如说家庭.伴侣.健康.孩子等,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说都至关重要,一旦失去将永远无法弥补;鹅卵石代表生命中较为重要的东西,如工作.房子.车等;沙子代表生命中的日常琐事;水带边烦恼.忧郁。如果我们手先把水和沙子装进杯子,那就没有空间去装石快和鹅卵石了。

4.工作,是一种态度
多尔在试着解一道数学题之后,又试着解第2道数学题,经过几天的推算,他终于解开了2道数学题。次日,多尔把作业交给了教授。周末早上,一阵敲门声把多尔吵醒,敲门的竟然手教授。教授一见到他就喊道:多尔,你解出来了!多尔说:是的,那不是我的作业吗?教授告诉他,这2道数学题是数学界2道著名的难题,许多年来很多著名的数学家都未能解开它。可见,不局限自己,抛开内心的恐惧,以高度乐观的态度,集中精力去迎接各种挑战,那么,每个人都能取得非凡的业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5.社交,成功的平台
有个男孩儿跟着妈妈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他很可爱,就打开一罐糖果,要他自己拿一把。但是男孩却没有拿,老板就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放进男孩的口袋中。回到家中,妈妈好奇的问男孩,为什么自己不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男孩说: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聪明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能力,更难得的是,他也知道别人比自己强。当凡事不能只靠自己的力量,就要学会适时地依靠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中谦卑其实就是一种聪明。

6.减压,快乐人生
一只小老鼠认为自己很渺小,总是自卑的羡慕别人。它看到放射着万丈光芒的太阳,便由衷的赞美太阳的伟大,太阳说:乌云出来,你就看不见我了。一会,乌云出来遮住了太阳。小老鼠又赞美乌云的伟大,乌云说:风一来你就明白谁最伟大了。一阵狂风吹过,云消雾散。小老鼠又情不自禁地赞美风的伟大,风却说:你看前面那堵墙,我都吹不过呀!小老鼠爬到墙边十分景仰的赞美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墙说:你却能站在我的肩头,你自己才是最伟大的!可见,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只要摆脱自卑和抑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自信,就能轻松的棉队一切。个人看法:要想获得财富和幸福,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个性因素。简而言之,你希望生命中出现彩虹,就必须接受雨水的洗礼;你想获得人生的金子,就必须淘尽生活中的沙烁。

发表于: 2009-03-04 10:01 | 全文(查看: 54)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有感而发(4)  

不可!

不可乘喜而轻诺,
不可因醉而生嗔,
不可乘快而多事,
不可因倦而鲜终!
看上去容易做到,真要做到则很难!
发表于: 2008-12-11 08:50 | 全文(查看: 90) | 评论(1)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有感而发(4)   标签: 生活  

硬性规定研究生发表论文确实不可取!

      在科学时报看了蒋高明的文章“硬性规定研究生发表论文不可取”,非常赞同老蒋的观点,做研究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一是研究兴趣,也就是人对未知世界的探求,二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果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很容易扼杀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本末倒置!
    此外,不同学科之间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科,例如:环境化学,是比较容易发SCI论文的,而有的学科是要通过长期的实验观测和科学积累的,不容易在短期内出成果的,如果一概而论,显然是违反科学规律的。
    研究生的科研刚起步,关键是培养好科学素养、科学思维与科研技能,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逼良为娼!
发表于: 2008-11-12 09:31 | 全文(查看: 76)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有感而发(4)   标签: 评论  

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


    “和谐”一词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流行语了,有人很形象地解释“和谐”,和:人人有口饭吃,谐:人人皆能言论。前不久听到一个笑话,“和谐社会5不斗”,在自然界不跟天斗,在世界上不跟美国斗,在中国不跟共产党斗,在单位不跟领导斗,在家不跟老婆斗。很形象也很有道理,不过都目前普遍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和谐,就是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很多怨气和出格的行为都是人与自己内心不和谐造成的,所以我很欣赏这句话:“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发表于: 2008-11-11 08:41 | 全文(查看: 101)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有感而发(4)  

两起违法用地案例引发的疑问与思考

  前不久,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报道了广东省几宗典型的违法批地和用地案例,其中两起典型案例引起了笔者的一些疑问和思考。我们先来大致了解一下这两起案例的具体情况。一起是“番禺区市头村经济合作社原主任非法占地毁灭418.7亩耕地”。2004年3月,经时任广州市番禺区市头村经济合作社主任蒋次添提议,市头村经济合作社召开村委会议,决定以发展经济招商引资为由,将该村东线大道两侧的部分耕地填土作工业用地,随后,该村擅自改变农用地使用性质,未经国土部门批准,由蒋次添代表村与他人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将该村土地418.7亩(其中耕地面积396.4亩,其他农用地22.3亩)陆续出租给他人用于厂房建设。对这起违法用地行为,2006年4月21日,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市头村经济合作社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罚金三十万元;蒋次添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三万元。我们再来看另外一起“广东开平市委书记违法批地被提请撤职”案例。2002年5月至2005年9月,开平市政府采取将集体农用地视作国有未利用地和化整为零等手法非法审批土地,面积达29785.05亩,在全国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暂停农用地转用审批期间,该市政府不但没有纠正其违法行为,反而继续违法审批土地;在接受省监察厅、国土资源厅调查和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检查时,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对此,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提出的处理意见:责成开平市政府撤销违法审批用地的批文;将仍保持原貌的22585.13亩土地退回原集体经济组织;将已填土而没有建设项目的4899.57亩土地退回原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复耕复绿。广东省纪委、监察厅对开平市市委书记等相关领导给出的处理意见是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行政撤职处分、行政记大过处分、开除公职处分等党内和行政处罚。

  作为典型案例在新闻媒体曝光,其目的就是警示众人,表达党和政府对保护土地资源,严惩违规违法用地的决心和力度。但是,从这两起案例对比来看,又不得不引发我们一些疑问和深层次的思考。这两起案例都是采用非法手段达到将农用地(包括耕地)转作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等其它用地类型来获取地方部门或小团体的局部利益的目的。然而,两起案例所不同的是,前者违法用地面积418.7亩,违法者是算不上政府官员的村主任,受到的是有期徒刑2年的刑罚,后者违法用地面积29785.05亩(其中已经填土破坏大面积4899.57亩),违法者是从市委书记到国土局长一系列大大小大官员,而且还有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的情节,受到的却只是党纪和政纪处分,这不由得人们产生疑问:为何违法程度大,责任重的反而受到的处罚要轻得多呢?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07年初,全国各地共自办土地违法违规案件22395件,涉及土地32872.84公顷;已查结13059件,涉及土地17500.70公顷。给予党纪处分927人、政纪处分561人,其中地(厅)级干部2人、县(处)级干部100多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870多人,给予刑事处罚160多人。我们想知道的是,这其中又有多少县(处)级或者地(厅)级干部受到党纪政纪以外大刑事处罚呢?

  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的财富之母,是在空间上不可重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大加速推进,本来稀缺的土地资源会变得更加稀缺。尽管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党执政方针,但当前GDP的增长仍然在很多地方是官员政绩的第一要务,尽管国家加大了土地管理的执法力度,但在我国当前土地市场尚未健全的前提下,掌握土地审批大权的某些官员,势必深谙土地运作之道,会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办法来规避风险。当前造成大量违法用地的绝大多数是政府行为,即由政府或者相关政府部门直接介入征地活动,圈占农地搞开发区建设,招商引资,一个共同借口就是发展地方经济。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总结指出,目前发生的土地违法案件中,地方政府违法用地问题突出,凡是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几乎都涉及地方政府或相关领导。这里面是有一部分人趁机谋取自己的私利,但我们理性地思考一下,为何有这么多各级地方官员要冒风险去违法违规用地呢?这其中一方面可能是错误地评估了风险的大小,更主要的是我们当前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科学性的缺失。

  加强土地执法很重要,但重要的不是抓几个小小村主任来显示执法的严厉,更能主要的执法监察对象应该是掌握土地审批大权各级政府官员,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建立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发表于: 2008-10-28 08:54 | 全文(查看: 294)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时政评论(2)   标签: 评论  

耕地锐减下的生态隐忧

  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缩减了460.2万亩,人均耕地减至1.39亩。耕地锐减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党和国家政府对保护耕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务院要求18亿亩耕地数必须保持到2020年。

  耕地锐减首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威胁到粮食安全,诚然,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但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粮食总量仍旧短缺,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到了90年代初,美国学者布朗甚至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一度颇受关注。虽然人们对耕地减少的数字比较敏感,但是老百姓对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缺很少有切身的体会。中科院黄季焜研究员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均每天的能量摄入为3040千卡,这个水平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高14%,比整个世界的平均数高8%。自1997年以来,中国变为粮食净出口国,而且出口量在不断增加,从1997年到2003年,中国谷物年均出口1200万吨,到2003年净出口达到了1930万吨。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存在中长期的安全问题,但是目前无论从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来看,对地方政府部门和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感受不到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直接压力,因此,单纯从保证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进行耕地资源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揭示耕地锐减下的区域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问题,才能引起地方政府部门和普通群众对保护耕地的高度重视。

  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潜藏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生态隐忧。

  首先,水田面积的急剧减少大大增加区域洪涝灾害几率。水田既是宝贵的耕地资源又是我国南方地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最经济的人工湿地。在一般情况下,水田可维持近10厘米的水层,遇到暴雨可达15厘米,每公顷水田比旱地多蓄水1500立方米,水田是天然的消峰滞洪“水库”。专家测算,长三角地区“稻田水库”的总库容量,相当于2.5个太湖的蓄水量。珠江三角位居西江、北江、东江下游,地势平坦,雨季和汛期来临后,洪涝威胁同样巨大,水田种植季节恰好与雨季和主汛期同步,虽然还没有人对珠江三角洲“稻田水库”库容进行测算,但水田减少区域洪涝灾害的功能是不容置疑的。近年来,我省一些河流中下游地区每遇暴雨成灾与水田面积减少有直接的关系。

  耕地破碎化直接威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耕地除了粮食生产的功能外,另外一个重要的而且特别容易被忽视的生态功能是维系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作用。集中连片的耕地景观是区域景观生态安全体系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镇建设的摊大饼式的扩张,形成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成为城市生态源。笔者最近访问欧洲,在荷兰就亲身体验到城镇与农田、牧场和谐共处的生态景观。而我国目前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交通道路的纵横切割,开发区建设的蚕食挤占)导致耕景观的破碎化趋势十分明显,与生态学上栖息地消失的原理一样,破碎的耕地更容易流失转化为非农用地。

  耕地数量和质量下降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固碳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本条件,水田、旱地、坡耕地等不通耕地利用类型为鸟类、爬行类、昆虫各种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耕地土壤中还潜藏着大量的微生物和植物种子,是维系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场所。全球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定是遏制全球变暖的重要途径,我国科学家已经研究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中国农田土壤的碳汇功能及其在温室气体减排中的作用得到证实。但随着耕地特别是优良耕地的减少,这种固碳能力也在减弱。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生态隐忧外,一个区域内的耕地锐减还会引发诸如地面沉降、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引用水水质安全受到威胁等方面的生态安全问题,因此,在制定和实施耕地保护政策时,有两个方面必须加以考虑:一是在强调对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外,还应该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提升保护耕地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这直接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安全与健康有关;二是在强调占补平衡、总量控制的同时,必须对耕地的质量、耕地的空间分布、耕地类型及集中化规模等方面加以考虑,很简单的道理,同样面积的耕地会因为其自然生产力、空间区位及集中分散程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生态、经济价值。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吃饱以外,吃得安全,活得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应该从更高层面上看待耕地资源的保护。

发表于: 2008-10-10 11:26 | 全文(查看: 184) | 评论(2)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时政评论(2)   标签: 评论  
博主信息
文章目录
存档文章
四月 2024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相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