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DU Blog: 博客 ·  资讯 ·  论坛 ·  留言
登录 新用户? 注册   |  

Kingfisher's blog

订阅博客:

未分类文章

对西部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西部等欠发达偏远地区,一直存在教师缺乏的状态,对当地的教育和人才积累造成巨大的阻力。

     其实中国有许多有志青年是愿意为西部开发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但有一些原因使他们望而却步:

1. 国家规定服务西部的志愿者,在以后找工作或安排等上面拥有优先权,但事实难以兑现;

2. 如果国家规定服务西部的年限是2年,但实际上有去无回,去了以后就被困在当地调不出来;

3. 服务期间工资被拖欠,很多待遇也无法兑现。

     在这些原因之中,第2点是最致命的,许多人可能想去西部“志愿”一下,一两年没问题,但如果要困人家在那一辈子,谁又愿意呢?当服务期结束以后,工作无法安排,人员无法调出,不情愿地留在那,还要遭受拖欠工资等问题,一切就像过河拆桥,谁又敢去呢?   

     所以,西部教育问题一直难有见效。前段时间跟台湾的朋友座谈,谈到台湾以前男人是必须服兵役的,忽然,我觉得中国西部的教育问题可以像台湾服兵役一样来处理,国家可以规定:所有大学(或所有211工程大学,或所有一本院校等)的男性大学生(女性自愿),在就读期间,必须有1年或2年的时间到西部服务,时间自愿,从大一到大四自己选,但一定要去。试想,中国如此多的大学,如果每个学生都去西部“客串”一两年,对西部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这就犹如新鲜血液一样,不断地在西部流淌。再者,如果这种情况能一直持续下去,必定有一些人会自愿在西部落叶生根,影响是深远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难以执行,但我觉得只要政府愿意,这种模式是可以运作的。

发表于: 2010-12-02 19:14 | 全文(查看: 101)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女人:美貌与智慧的权衡 Women: tradeoff of beauty and wisdom

      女人的美貌与智慧,决定了其适合度(fitness),不懂生物学的男同志别误会了,所谓适合度,可不是女人是否适合你的意思,是她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适合度,换句话说,就是能生存得多好。而这里所指的美貌,前提是五官端正;而智慧,不但指学识,还包括心理素质和修养等。

      决定女人适合度的美貌与智慧,总是处于一种tradeoff,就如表格1。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这两种特性之间总存在权衡,从表格的任意地方做一纵线,就获得两个适合度的值,每个女人都拥有这两个值,把它们加起来,就是总的适合度。聪明的男人应该知道哪种女人适合度最高了吧?美貌与智慧的交接点,100分

      另外,女生们应该注意,美貌固然重要,但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智慧。尽管表1中假设两种特征对适合度的贡献相同,但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变化上具有很大的差异,虚线指出了美貌达到最理想时的年龄,但它是短暂的

表1  女人的适合度以及美貌和智慧的权衡

Table1  Women fitness and the tradeoff of beauty and wisdom 

表2  美貌与智慧随女人年龄增长的变化

Table2  Change of beauty and wisdom with increasing of age in women

       表1中美貌和智慧居中的女人,适合度100分,是代表她在社会上能生存得最好,但不代表是男人最想选择的对象。许多男人想选择的对象,我想应该是虚线以左,也就是美貌50-100的部分,而且越偏向左,似乎越受欢迎。我们说的总适合度,是纵观一生,并不是某段时期的结果,一个美貌的女人容易嫁给一个富豪,但我们看到的都是其美貌处于高峰的时候(表2),并不能代表其总适合度,所以我们发现许多富豪过一段时间就会换一个美女做伴,也就是追求表2中美貌的高峰部分,为什么总要换,因为它是短暂的。我们会发现这类女子的一生往往都过得不是很好,特别是美貌90-100的部分,我们称之为“红颜薄命”,是很有道理的。另外还有一个成语叫“才貌双全”,也是特别用于形容某些人的,表明其数量是很少的,模型1虽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女人,但可以代表80-90%,再者,“才貌双全”中的才,跟“智慧”还差得远,是用于形容又漂亮,又有某方面的才能,比如美女赵飞燕很会跳舞,跳舞就是她的才,但不代表智慧高。

        另外,美貌高的女人,稍有点才能我们就会觉得她很有才能;有才能的女人,长得还可以我们就会觉得很有魅力。不是因为这种美貌的女人真的很有才能,是一种叠加效应引起的表象。比如,在路上看到一个美女,穿着时尚,长发飘飘,并开着一部敞蓬的BMW,你有什么感觉?酷毙了?美绝了?但如果同样是这样一个美女,同样的装扮,却用八字脚踩着一部破旧的28寸老单车,同样是长发飘飘,你有什么感觉? 我敢说,就算她穿着睡衣,只要开着BMW,你会说:“真有性格”。

发表于: 2010-12-01 11:03 | 全文(查看: 230)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小谈新生代男性弱化问题

        中国新生代男性有弱化的趋势,尤其在女性的地位和能力越来越彰显的情况下,更是相形见绌。这种趋势在90后开始显现出来,但真正出现显著差异的,恐怕是在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我觉得这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引起的,这倒跟之前所说的男女性别失衡问题联系不大。

        有句话说,“男穷养,女富养”,我觉得有道理,有些人不赞同,是因为太表面化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男穷养女富养并不是说男孩要在穷困潦倒的地方长大,而女孩则养尊处优,万般宠爱。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如果一个男孩成长的家境富裕、能充分享乐且父母又缺乏适当的引导教育,就会让他觉得任何东西都自然而然的容易获得,这样对一个男孩来说是危险的,因为当这个男孩成为男人时,在社会上会缺乏奋斗的动力,缺乏竞争力。而如果一个女孩成长的家境贫穷,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常常感受到因缺钱而不能获得想要的东西,这对一个女孩来说也是危险的,因为当这个女孩成为女人后,容易高估金钱的作用,容易受金钱的诱惑,目光短浅且忠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所以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就是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由于现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家庭的生活环境都远胜从前,伴随着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生育限制,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都过于宠爱小孩,或者应该说不能及时提供合适的家庭教育,在这种情况下,相比女孩,男孩所受到的影响很大,或者说在这么一种经济环境下,成功教育一个男孩,比成功教育一个女孩要难得多。因为生活策略的差异,就算一个被宠坏的女孩,怎么也比一个被宠坏的男孩容易在社会上生存。

发表于: 2010-11-28 09:44 | 全文(查看: 96)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续:从《蜗居》再谈男人对女人的性选择

上一篇小评论主要是针对女人对男人的性选择,这也是人类性选择中主要的一面,因为人类社会财富的拥有着,大多集中在男人身上,这在性别间是存在一定冲突的。然而,男人对女人的性选择也是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这大多表现在拥有较多财富的男人身上,除了配偶,还拥有其他女人,这在生物学上叫EPC,即婚外配(Extra-paired Copulation)。首先,男人评价女人,除了上一篇所说的表达健康的样貌,其实更重要的是“腰臀比”,有研究表明这个特征跟女人的繁殖能力呈显著相关性,未生育的女人拥有较小比例的腰臀比,是具有潜在繁殖能力的一种体现,这也是上年纪的女人难以跨越的门槛。据调查,十几岁的年青男人喜欢和比自己大些的女人恋爱,而上了年纪的男人,则喜欢比自己小许多的女人,说白了都是集中在女性的那几年黄金时期,完美的腰臀比和理想的繁殖潜力。由此看来,女人选择男人主要是考虑长远生活和后代,而男人选择女人,更多地是靠下半身来考虑问题,真是兽性十足。但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的性选择,都体现了“自私的基因”、“优质基因”等原理。

这么看来,那所谓的爱情,不就是千方百计选择优质基因,再将自己的基因与之结合遗传下去了?的确是这样,但是,无论我们知道情况多么现实,无论我们多么理性,依然会义无反顾地投入自己认为美好的爱情之中,享受它带来的快乐,和承受它带来的痛苦。为什么,因为人是无法完全理性的,感性做为一种重要的适应性特征是受自然所选择的,比如,父母亲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母爱也是被社会所肯定的,这些都离不开感性,如果人类完全理性了,那不糟糕了,繁衍都成问题了,所以感性做为一种绝对具有正面作用的性状,在亿万年来不断地进化并被自然选择所保留下来,普遍存在我们人类之中,甩也甩不掉。所以,尽管我们把人类的性选择研究透了,尽管男女情爱的本质赤裸裸地摆在我们面前了,我们依然会陷身其中,无法自拔,因为你研究的是人,但同时你自己也是人。

这样的话,那不是说了也白说,还研究什么啊?其实还是有作用的,因为知道了其中的道理,有助于我们去努力经营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而不是傻傻地,或自以为是地认为你应该爱人或被爱。

发表于: 2010-11-28 09:43 | 全文(查看: 148)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从《蜗居》看中国人的性选择

要不是社会上对这部戏的评价很高,我是不会去看的,因为我向来不喜欢连续剧,几十集有的甚至上百集的,没完没了,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不过这一部在中国真是少有的优秀的作品,但未成年不宜,并不是因为像有些人说的对话内容太黄(一点都没有,这是炒作),而是因为这部戏太现实了,血淋淋的现实。 “性选择理论”最早是达尔文提出来的,学生物的都知道,就是说雌性在选择雄性的时候有偏好,雄性在面对雌性的这种选择压力下相应的特征不断地进化。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孔雀,雄鸟羽毛非常艳丽,雌鸟则很暗淡,雌鸟偏好选择羽色较漂亮的雄鸟,这种选择是因为越漂亮的羽毛表明雄鸟质量越高,因为雄鸟羽毛的颜色,通常来源于类胡萝卜素和胆绿素等,这些色素同时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帮助其抵抗疾病,如果雄鸟可以将用于抵抗疾病的色素大量投资在羽毛炫耀上,说明其质量很健康,有足够的本钱;而质量差的雄鸟,就要用其来抵抗疾病,而不能用它来做炫耀了,不然它会生病甚至活不成。这就像现代的男人一样,有钱的男人穿名牌、开名车、买豪宅等等这些行为,就如孔雀炫耀羽毛,是向雌性证明自己的一种表现,如果一个男人只能养活自己,哪来多余的资本炫耀,除非他不想活了。 人类在性选择的进化过程中,男人并不是只靠身体去表现本事,如果说靠强壮的身体来表现,那只能说在远古的野蛮人时期,那时人类大脑不够发达,体力是重要的生存技巧之一,而随着人类大脑的进化,体力在生存技巧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当然,从外表去评价男人,依然是人类性选择中女人所选择的性状之一,因为外表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健康,比如,从负极端例子看,没有女人会去选择一个残废的男人,五官不端正也不会有女人喜欢,接着就到五官端正,再到长相,但长相的差异只是量上的小变化了,并无本质差异,女人喜欢帅的,只是性选择在外表上的正极端表现。但女人对男人外表的选择是低层次的,或者说外表是比较原始性的评价特征,其扮演的作用也越来越小,比如现在的女人很多已经不喜欢“四肢发达”的男人了,虽然这种性状在很久以前是具有较高适应性的,现在女人评价男人,主要是从脑力,当然首先得五官端正,这是外表选择的一个基本阈值。 女人是如何去评价男人的脑力呢?如果我们把智商和情商做为脑力表现的主要部分的话,那么女人应该是根据这些来评价男人的,比如一个20岁左右的女人,会利用外表、智商和情商等来评价和寻找配偶,但如果她选择的配偶还年轻,也是20来岁左右,刚上社会不久,那么这个女人需要去评估这个男人以后在社会上能混得怎样,这有一定的风险,如果该男人的智商情商越高,那么风险就越小。在二三十年前,一个年轻的中国女人主要是靠才能和志气去评价一个年轻男人,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但是,这个20岁的女人,也可以做另外一个选择,就是选择一个40甚至50岁的成功男人,这是在无法跳跃时间看到未来的情况下对空间的一种跳跃选择,明白吧,既然很难预测这个20岁的男人将来的成就,那就选个现成的,现在就处于40岁的成功男人。 但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二三十年前,绝大部分女人还是会选择年轻、有才能、有志气的男人当配偶,虽然还暂时看不到他的成就,而现在,“二奶”却越来越多呢?有人说道德原因,其实不然,道德本身只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虽然可以是一个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第一个是人口,生物学中说的种群数量,但这里指的人口,主要是指人口分布结构,三四十年前人口是比现在少点,但更加主要的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发达以后人口分布结构的大变化,大量的人口从内地贫困地区涌入发达城市,这直接导致了接下来的一系列原因,包括人与人之间竞争矛盾激化、工作岗位不足、生活成本高、失业率高、房价过高等,其中失业率和房价过高具有很大的负影响。房价的过高指得是与人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太大,这直接导致了许多男人买不起房。在三四十年前,房子并不是女人选择男人的重要特征,或者说即便是,许多男人还是至少有一套房子的,但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买房的代价已经大大超过以前,成为评价男人的一道高门槛,加上以上说的其他负面影响因素,使得一些女人宁可选择做有钱的“二奶”,也不做没钱的老婆。“二奶”在三四十年前也是存在的,但其比例小得多,现在比例不断攀升,特别是广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在内地的中小型城市这种情况显然没有那么严重,因为这些城市与大城市之间在社会竞争、生活成本、失业率、房价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然而,房价过高的问题已经向许多中型甚至小型城市开始蔓延了…… 所以,有的女人用远见去评估男人,愿意承担未来的风险;而有的女人,只想坐拥现成的男人,后者就是所谓的“二奶”了。但这不代表“二奶”是更好的选择,这种选择所存在的代价和潜在的风险是很大的,具体就不说了,大家都大致知道,不知道也从《蜗居》里看到了。总之,女人通过各种情况去做权衡和选择,这就是中国人的性选择。 PS:本文也非常现实,未成年人不宜。
发表于: 2010-04-20 10:19 | 全文(查看: 105)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陈嘉庚——伟大的教育家

生平概况

  陈嘉庚(英文名:Tan Kah Kee,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又名甲庚,字科次,汉族,福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镇)。

  陈嘉庚少年时赴新加坡随父经商获得成功。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惨案后,领导华侨社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10月,他发起成立“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任主席。1938年10月,他联络南洋各地华侨

  代表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被推举为主席。他带头捐款购债献物,精心筹划组织,使南侨总会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便为祖国筹得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款项。此外,他组织各地筹赈会为前方将士捐献寒衣、药品、卡车等物资,以及在新加坡和重庆投资设立制药厂、直接供应药品等。1939年,他应国内之请代为招募3200余位华侨机工(汽车司机及修理工)回国服务,在新开辟的滇缅公路上抢运中国抗战急需的战略物资。1940年,他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团历访重庆、延安等地,并发表演讲,盛赞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新气象,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948年5月,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中央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联合政府的建议。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侨联主席。1961年8月逝世。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华侨企业家,是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地区著名华人企业家,生前曾为全球华侨领袖,爱国人士。

 

创业历程

  陈嘉庚17岁(1891年)渡洋前往新加坡谋生,起初主要在他父亲经营的顺安米店服务,共做了13年,直到1904年,他集资7000多元(叻币,下同)创设菠萝罐头厂,号称“新利川”;时隔不久,又接管了一个也经营菠萝罐头厂的日新公司。在三个月内两个厂获利共4万元。

  当时,橡胶第一次从巴西移植到马来亚,他即用2000元购了种子,播种在菠萝园中,进而大面积种植,到1925年,他已拥有橡胶园1.5万英亩,成为华侨中最大橡胶垦殖者之一,被称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橡胶王的四大开拓者之一。之后他开办橡胶制品厂,生产橡胶鞋、轮胎和日用品。先后在国内各城市、南洋和世界各国大埠设立分销店100多处。他还经营米厂、木材厂、冰糖厂、饼干厂、皮鞋皮厂等,厂房达30多处。鼎盛时期(1925年)营业范围远及五大洲,雇佣职工达3万余人,资产达1200万元(叻币,约值黄金百万两)。

  他首创橡胶制品大规模生产,促进了侨居地民族工业的发展;他开辟了橡胶制品和其他制品直接输出的国际市场,在华侨中第一个打破英国垄断资本的垄断局面;他还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和技术人才。后来因日本胶制品在东南亚削价倾销,加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他的企业如江河日落,终于在1934年全部结束。

他身居异邦,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利,立志竞争义务,报效祖国,以尽国民天职,故积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不遗子孙财产。

 

兴办教育

  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也是一位毕生热诚办教育的教育事业家、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一生生活俭朴,但兴学育才则竭尽全力,十分热心。他办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陈嘉庚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本着上述办学目的和动机,他不惜倾资办学。

  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创办小学,以后陆续办起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校共十所;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此外,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70余所,并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就是由此而来。规模这样宏大,体系这样完整的“学校”,全国还找不到第二个。

  1921年陈嘉庚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创办了厦门大学,设有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个系,这是一所华侨创办的唯一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资创办的大学,于1921年4月6日开学,陈嘉庚独力维持了16年。后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华侨企业,陈嘉庚面对艰难境遇,态度仍很坚定地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他把自己三座大厦卖了,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

  陈嘉庚在解放后,不余己力,扩建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亲自指挥工程进展,检查工程质量,群众称他为“超级总工程师”。

  陈嘉庚倾资兴学,他希望有志之士,闻风继起,振我中华,故虽企业收盘,仍多方筹措校费,艰苦支撑,百折不挠,估计他一生用于办学的款项,约达美金一亿元以上。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纷纷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极为深远。

  陈嘉庚不仅是一个教育事业家,而且不愧为一个教育家。在长期办学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第一、他提倡女子教育,反对重男轻女。大力倡办女子学校,让女子能上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开了风气之先,是难能可贵的;第二、强调优待贫寒子弟,奖励师范生。他反对办学分贫富,尽力帮助贫寒子弟上学。同时,他非常注意师范生的培养,严格选择和物色师资人才,对于好的加以奖励;第三、讲究教学质量,注意全面发展。陈嘉庚从办学开始,就一直注意“德、智、体三育并重”,强调全面发展;第四、主张“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强调要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导地位,他认为要办好学校,关键在于领导和教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选教师”,因此,他十分重视选择校长和教师;第五、为了振兴实业,培养生产技术人才,倡办职业技术教育;第六、要求普及教育,并订下同安“十年普及教育计划”,设立同安教育会和教育推广部。他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

  陈嘉庚为集美和厦门大学兴建数十座雄伟的高楼大厦,自己的住宅却是一所简朴的二层楼,既小且暗,办事不便,但他十分怡然。他的生活艰苦朴素,自奉菲薄。床、写字台、沙发、蚊帐等都是古老的。外衣、裤子、鞋子、袜子全都打补丁。他家有数百万财产,晚年却为自己规定低的伙食标准即每天五角钱,经常吃番薯粥、花生米、豆干、腐乳加上一种鱼。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 尽管陈嘉庚已是称霸南洋的大实业家,但他的个人生活却十分简朴。他的个人自传中写到,“我之个人家庭,年不过数千元,逐月薪水足以抵过。在集美建一住宅,不上一万元,他无所有。”但是他极具公益心,尤其对于兴办教育,非常热心。早在1913年,他就在家乡创办小学,1918年又创办师范学校,并设立中学,附设男女小学和幼儿园。随着他的企业的兴旺发展,他又继续在集美开办水产航海学校,商业学校,农林学校,幼儿师范等,同时也设立了科学馆,图书馆和医院等,使集美成为了系统完整的学村。

  坐落在厦门大学陈嘉庚纪念馆前的陈嘉庚雕像。

  陈嘉庚捐资办学的高峰是在1921年。他痛感福建文化教育的落后和人才的匮乏,便决定投资100万元创办厦门大学。所有办学费用由他一人承担,包括大学的经营费用300万元,也由他分12年支付。对于厦门大学,他付出了满腔的心血,从聘请校长和教员,到校舍的选址设计施工,他四处奔走,呕心沥血,使厦门大学成为当时中国国内的知名高校。

  在新加坡,陈嘉庚对于当地华侨子女的教育也非常热心,1919年创办了规模宏大的“新加坡南洋南洋华侨中学”,是当时南洋地区华侨的最高学府。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又创办水产航海学校,南侨示范和南侨女中等学校。当时有教会请陈嘉庚捐款10万元创办一所大学,陈嘉庚慨然答应,但提出要以兼设中文课程为条件。

  陈嘉庚一生所捐献的教育经费,总值在1000万元以上,相当于他拥有的全部不动产。有人估计,如果他在当时买黄金,估计现在的价值已达到1亿美元左右。陈嘉庚在给集美学校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言念及此,良可悲也。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追,难逃天演之淘汰。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举不足撄吾念,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终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这封信件充分说明了他对于中国教育和崛起的深远见解。

  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他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早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他就捐献2000银元,在家乡创办惕斋学塾。民国3年3月创办集美高初两等小学校,此后又相继创办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商科、农林、国学专科、幼稚师范等,并逐步发展,在校内建起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在昔日偏僻的渔村里建设起举世闻名的集美学村。民国8年,他开始筹办厦门大学,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而当时他所积存的资产也仅400万元。民国10年4月6日,厦门大学在五老峰下正式开学,设师范部(文、理两科)和商学部。到民国25年,厦大已发展到文、理、法商3个学院9个系,成为当时国内科系最多的5所大学之一。民国26年陈嘉庚因企业破产,无法负担厦大经费,才请国民政府收为国立大学。在承担集美、厦大两校庞大开支的同时,陈嘉庚还于民国10年联络新加坡华侨,组织同安教育会,支持同安县创办40多所小学。民国13年,陈嘉庚把同安教育会改为集美学校教育推广部,至民国24年,先后补助本省20个县市的73所中小学,补助总额达193227银元,全部由陈嘉庚承担。在侨居地,陈嘉庚竭力倡办华文学校,曾任新加坡道南学校总理。民国4年在新加坡捐资创办崇福女校,民国8年又捐资3万元创建南洋华侨中学,后来又捐40多万元作为该校基金。民国36年3月,创办南洋女子中学。

  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心中,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这个人,便是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他“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投身政治

  陈嘉庚虽身处南洋,但一直心系中国,积极支持中国国内的革命活动。他结识了孙中山,在1910年加入同盟会并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陈嘉庚担任福建“保安会”会长,筹款支援福建,稳定了当地局势。

  陈嘉庚对于文化事业,也是积极支持。他支援了范长江、夏衍等人主办的“国际新闻社”和《华商报》等,还汇款支持邹韬奋复办《大众生活》周刊。

  1928年中国济南惨案发生后,南洋华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声援运动,陈嘉庚担任“山东惨祸筹赈会”主席,积极筹款救济难民,还发起抵制日货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成立,陈嘉庚被推选为主席。他自己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近1939年一年,南洋华侨就向祖国汇款3.6亿多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半期间,共计捐款约15亿元,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

  陈嘉庚还坚持抗日到底,针对汪精卫等人的妥协方案,在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上提出“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著名提案,对于当时重庆的主战派起着很大的鼓舞作用。

  1940年,66岁的陈嘉庚还亲自率领慰劳团回中国访问,他参观了重庆,延安等地,与国共两党都进行了接触。1941年,日军占领新加坡,陈嘉庚被迫辗转到印尼等地避难,由于得到华侨的掩护,得以安全地度过3年多恐怖时期。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后,陈嘉庚反对美国援助蒋介石,以南侨总会主席名义致电美国总统和国会表示抗议。并且抵制蒋介石召开的国民大会,指出蒋介石“一夫独裁,遂不惜媚外卖国以巩固地位,消灭异己,较之石敬瑭、秦桧、吴三桂、汪精卫诸贼,有过而无不及。”

  1947年,又组织“新加坡华侨各界促进祖国和平民主联合会”(简称“民联社”),积极声援民主党派关于制止内战的斗争。

  1949年5月,陈嘉庚应毛泽东的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当年9月,以华侨首席代表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此后,陈嘉庚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后安葬于福建集美鳌园。

  陈嘉庚早在1910年就参加同盟会,募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民国成立后,他一再反对日寇侵略,筹款救灾抵制日货,导致工厂被焚,亦在所不惜。“七七”抗日军兴,他在新加坡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首先把南洋各属1000余万华侨组织起来,他被选为总会主席,华侨领袖地位从此确立。陈嘉庚的最大贡献是募集巨款援助祖国的抗战。就1939年来看,他募集的抗战军费为国币18亿元,华侨汇祖国之款11亿元中捐款约占10%。南侨总会抗战义捐约国币5亿元,主要是依靠群众用各种方式劝募。1940年他率领南侨慰劳团回国视察各战区。访问延安时,所见所闻,综合观感,认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希望,表示衷心拥护。1942年,日寇攻占新加坡,他被迫避难印尼,在这期间,陈嘉庚作了自称“俚句”以明志的述志诗,有四句这样写道:“爪哇避匿已两年,潜踪难保长秘密,何时不幸被俘虏,抵死无颜谄事故”。他搞到一小包“氰化钾”藏在怀里,随时准备以身殉国,表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1945年日寇投降,他安全回到新加坡,受到500个社团的联合欢迎。同年11月8日,重庆团体举行“陈嘉庚安全庆祝大会”。毛泽东给他高度评价,称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成为历史性的评价;周恩来及王若飞的祝词:“为民族解放尽了最大努力,为团结抗战受尽无限苦辛,诽言不能伤,威武不能屈,庆安全健在,再为民请命”。传诵于海外。

  陈嘉庚先生忠公谋国,无私无畏,当国民党当政之时,他反对汪精卫对日言和,斥汪为汉奸卖国贼,后又反对蒋政权贪污独裁,致电美国总统,抗议美国支持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并公开声明不承认伪总统和美蒋条约。

  1949年,他应毛主席电邀,回国出席全国政协,参加开国大典。他看到伟大祖国站立起来了,决心定居祖国,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耄耋高年,驰驱祖国南北大地,舟车劳顿,席不暇暖,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鼓励华侨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他生前叮嘱“把集美学校办下去,把300万元存款捐献给国家”,并一再呼吁祖国统一,弥留之际还对台湾的回归深表关切,体现了一个爱国者的赤诚之心。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京病逝。“陈嘉庚先生治丧委员会”由周恩来总理担任主任委员,丧仪极为隆重。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亲自执绋,廖承志在追悼会上致词。陈毅在吊唁的时候激动地说:“陈嘉庚先生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作为华侨领袖来说,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追随革命,善始善终,值得后人学习。”8月15日首都各界举行公祭,公祭结束后,灵柩南运,专车经过的许多城市,当地党政部门和归国华侨都到车站献花圈致祭,最后在集美鳌园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陈嘉庚先生永息在鳌园中。

  陈嘉庚先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不仅中国内地人尊敬他,而且华侨和海外华裔也尊敬他。他的精神在海内外都将永远放光芒。

 

庚精神

  畏惧失败,才是可耻。

  ——陈嘉庚教育文集

  ……非常事业要达成功,亦应受非常之辛苦,若乏相当之毅力,稍不如意,便生厌心,安能成事哉?!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陈嘉庚办学最艰难时期

  致集美学校校长陈村牧的信

  到厦门,不可不看集美学村。而这大多是当年嘉庚先生带着工匠们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先生一生经历过不少挫折。然而,无论是校舍毁于战火,还是自己的企业遭受重创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他都没有动摇过倾资兴学的理想。没有资金,宁可“出卖大厦,维持厦大”;校舍被国民党炸毁,就再建起来。

  如今,集美文教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集美人立志继承先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刚勇毅志,继续先生“教育兴国”的伟业。

  穿过集美学村,我们来到位于海边的鳌园。鳌园内陈嘉庚墓围四周的青石浮雕,记录了先生一生中平凡却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海地探物”、“扯取花生”、 “削取海蚝”、“掘取地瓜”,是少年陈嘉庚勤劳生活的写照;“搭船出洋”、“米商服务”、“黄梨罐厂”、“栽黄梨园”、“栽树胶园”、“熟米机厂”记录的是陈嘉庚在新加坡艰苦创业的往事;“办集美学校”、“购三轮船”、“办厦门大学”说的则是陈嘉庚倾资兴学的情况……先生的一生,是坚持理想、艰苦奋斗的一生,是从不放弃、永不言败的一生。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世界市场一片混乱。在来势凶猛的经济危机大环境下,陈嘉庚企业连年大亏,到1930年初期,陈嘉庚有限公司的处境更是窘迫。有人劝嘉庚先生要考虑减少逐月汇给集美和厦大的经费,但他回答:“我吃稀粥,佐以花生仁就能过日,何必为我担心!”在陈嘉庚入不敷出、向外国银行举债数百万的艰难时期,垄断资本主义集团利用债权人的地位,企图强制他将产业改为股份公司,并提出以停止维持集美、厦大两校经费为条件。亲友中也有人好心劝他停止供应学校经费,以维持企业。但他认为:“两校如关门,自己误青年罪小,影响社会之罪大。”所以他断然说:“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

  就这样,陈嘉庚独力维持厦大16年,直至1937年春,他为了全力维持集美学校,才将厦大无条件献给政府,改私立为国立。

  抗战期间和解放初期,集美学校先后遭到日寇炮轰和国民党飞机滥炸,校舍毁坏大半,满目疮痍。陈嘉庚先生没有被困难吓倒。1950年9月,他回国定居后,立即着手集资修理、扩建集美学村。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所有大小工程的设计、施工、进度、经费调拨,都亲自指挥和精打细算安排;他不论风雨寒暑,每天都到集美工地巡视、指挥和解决工地上出现的问题,每个星期还一至两次乘坐普通的渡船到厦门大学建筑工地检查,并定期到各个石料厂和砖瓦厂现场解决问题……

  在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集美、厦大一幢幢绿瓦飞檐、巍峨壮丽的学村建筑群拔地而起。在厦门大学,从1951年到1954年,建起了31幢大楼,共计 62600平方米,相当于建国前的一倍;在集美,从1950年开始着手修复遭战争破坏的校舍,1955年起又扩建了新校舍以及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医院、电厂、自来水厂、电影院和集美解放纪念碑,总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相当于建国前的三倍多。

  * 公——永无止境的奉...

  * 忠——永不动摇的爱...

  * 毅——永不言败的坚...

  * 诚——永不毁诺的铮...

  诚——永不毁诺的铮铮傲骨

  诚——永不毁诺的铮铮傲骨

  对于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疾恶好善,爱乡爱国诸点,尤所服膺向往,而自愧未能达其一,深愿与国人共勉之也。

  ——陈嘉庚1946年《南侨回忆录弁言》

  做人最要紧的是诚实与正义,要明是非,要为社会做事。再多的钱可以花光,但诚实、正义却永远受人尊敬……有的人,伤天害理的事敢做,乌七八糟的钱敢挣,这样的富翁受人唾骂,遗臭万年。

  ——陈嘉庚归国后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诲


  在集美穿街走巷,我们不时能看到一些以“诚”命名的庭院或店铺,如诚园、谦诚书屋等等,还有不少商家打出“诚实经营”、“诚信是金”等标语。

  “君子必诚其意”,嘉庚先生无论经商还是做其他事,历来铁骨铮铮,永不毁诺。1918年,先生和胞弟陈敬贤亲自将“诚毅”二字定为集美学校的校训;如今,集美的不少商铺都在讲求诚信,集美的学堂也在讲授诚信,陈嘉庚先生一生崇尚的诚信美德,正在集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在集美中学道南楼里,几名初中女生正在出一期关于纪念嘉庚诞辰130周年的黑板报。“知道陈嘉庚是什么人吗?”记者问道。“知道,老师上课说过。”女孩们回答。“知道他的哪些故事?”记者又问。一名女孩歪着头想了想,回答说:“我记得他替自己的爸爸把欠人的钱还了。”小女孩们或许还不能理解嘉庚先生爱国爱乡的伟大情怀,嘉庚先生的故事给她们留下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做人要诚实,要信守诺言。 1904年,陈嘉庚父亲所营企业破产,欠印度债主哈利20多万元巨款。按照新加坡的法律“父债子免还“,况且陈父当年便因破产而抑郁成疾不幸去世,但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白手创业的陈嘉庚艰苦奋斗了4年时间,终于有些盈利,他便不顾亲友反对,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找到债主,连本带利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债务。当时曾有人说他“傻”,但他说:“中国人取信于世界,决不能把脸丢在外国人面前!”“我们中国人一向言必信,行必果。”陈嘉庚“一诺万金”的信誉迅速传遍了东南亚。此后,人们十分相信陈嘉庚的商业道德和信誉,都愿意与他做生意。可以说,陈嘉庚之所以能白手起家并且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成为亿万富翁,与他“一诺万金”的诚信商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46年3月,尼赫鲁访问新加坡,陈嘉庚在欢迎会上致词,题为《领袖与诚信》,指出无论商界政界,“诚信”都是无价之宝,是成功的保证。

  先生回国定居后,也常常教诲身旁的人要诚实守信。采访中,嘉庚先生生前秘书张其华先生对两件小事印象深刻。一件发生在1958年,当时集美各校要筹办农场,但校区土地有限,学校有人建议,把几年前赠给农业厅的天马农场的大片土地收回一部分。张其华认为有道理,便请示先生,结果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先生说,已经赠送给别人的东西又要讨回,出尔反尔,是不诚实之举,并责怪张其华没有当场批评学校的这种错误主张,还要照搬来提什么建议。

  另一件事则发生在同样长期追随在嘉庚先生身边的总务主任叶祖彬身上。1956年10月,星马工商贸易考察团里的一些乡亲回到集美,嘉庚先生请他们第二天早上到家里一起吃地瓜稀饭,并叮嘱叶祖彬多做一些饭。结果叶祖彬忘了通知,让客人们饿了肚子。尽管事情不大,嘉庚先生却认为,叶祖彬在这件事上对他失了信,同时也让他失信于客人,因此,要求叶祖彬写出检讨,并给予停薪一个月的处罚。

发表于: 2009-09-11 15:41 | 全文(查看: 122)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陈水扁:从奋斗到沉沦

陈水扁家族世纪弊案9月11日下午4时宣判,陈水扁将被提讯到庭聆听判决。一般预料,以陈水扁、吴淑珍夫妇贪污金额高达数亿元,陈水扁被判重刑的机率极高,但刑度是否如检方求处的“最严厉之刑”,在判决出炉之前,一切尚无法断言。

以“三级贫户”的出身,站上了台湾最高权力的巅峰,陈水扁演绎了从草根到上层的命运大挪移。也许因为如此,当“台湾之子”逐渐变成“台湾之耻”,陈水扁将台湾政坛搅得天翻地覆的8年,也完成了自身一次又一次地蜕变。小编特意为读者献上一组精选图集,重温陈水扁从奋斗到沉沦的故事……

第一部分:扁之家庭: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贫苦“赤脚”少年 性格内向能吃苦

陈水扁出生在台南乡下一个世代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陈松根是佃农与长工。家里穷得常常要四处借债,写在墙上的欠债数字擦了又满。青黄不接时,常常不得不捡拾军人吃剩的饭菜果腹。父母没钱给他买鞋,每天上下学,他必须赤脚走1个多小时。大学时的陈水扁,竟然连冰箱和银行定期存单都没见过。

小时候的陈水扁话很少,性格内向,非常强硬。他能吃苦,也非常刻苦。陈水扁上小学时,就懂得跟朋友借钱做小生意,为自己赚零花钱。过得再苦,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人生没有选择”,他在日记里写。

曾经的穷秀才与富家女

陈水扁和吴淑珍的爱情故事,曾经被誉为现代版的王宝钏与薛平贵。两人同为台南县人,又是中学校友,家境却有天壤之别。

陈水扁是家境贫寒的“三级佃农”之子,吴淑珍则是出身医生世家的富裕千金,从4岁起就开始学芭蕾弹钢琴,所穿衣服多是进口货,一件几乎要花掉别人两个月的薪水。或许正是幼时丰裕的生活,为日后她的圈钱和奢侈打下了伏笔。

因为门不当户不对,吴家起初并不同意这桩亲事。但是性格泼辣的吴淑珍不顾父亲反对,到台北与陈水扁私定终身。1975年2月,“穷秀才与富家千金”结成连理。他们一开始生活相当拮据,吴淑珍甚至还要替陈水扁家还债。
4年前,陈水扁执政时,独子陈致中风光结婚,拍下令人称羡的全家福照片。如今,影中人官司缠身,陈致中、吴淑珍、陈幸妤及赵建铭9月1日均因伪证罪被判刑,陈水扁也因涉重罪仍关在看守所。

陈幸妤结婚礼金收到手软

扁女陈幸妤出生于1976年8月12日,台湾大学医学院牙医硕士,陈水扁与吴淑珍的长女。

陈幸妤从小因父亲陈水扁从事党外运动,在校受到教官、同学的歧视,使其个性低调,不喜欢在媒体曝光,不爱出风头,再加上媒体“狗仔队”式的包围,所以常与采访媒体起冲突。加上其情绪容易激动,多次面对媒体发言均引发争议。目前身为牙医,因其夫赵建铭在台南义诊,陈幸妤抚养三个子女,目前身兼三个工作。

陈幸妤与赵建铭2001年结婚时,曾在台南县永康市大桥国小席开百桌宴客,赵建铭胞弟赵建勋隔年12月则在台南市大亿丽致酒店结婚,席开50多桌,两人一总收了结婚礼金3000万。

陈致中婚礼上演政商金钱游戏

扁子陈致中1979年1月出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硕士。
当年陈致中以台湾“第一家庭”长子身份风光迎娶,但事隔多年,扁家洗钱案卷出当年礼金的千堆雪,名表、钻戒到现金,都和陈致中的婚礼有关,一场扭曲的婚礼,新娘雪白纯洁的婚纱下,却上演着污秽的政商金钱游戏。

陈致中结婚前,吴淑珍拿着万海航运小开送给陈致中105万元Tiffany钻表的结婚贺礼,回到专柜换货,吴淑珍看中一只147万的钻戒,但只愿补贴27万,不够的金额硬是要Tiffany公司自行吸收。当时政坛还盛传,一位重量级企业界人士送了200万珠宝,还体贴的交代,如果不满意可换,被想到就真的被换成金额数倍的珠宝。

还有市议员踢爆,有人拿LV包包装了100万给扁家当礼金。扁家人头户蔡明哲供出,元大马维辰在陈致中结婚前后,分次汇款计18万美元到海外帐户。
轮椅推出来的政治之路

“有个丈夫,15年来,每天晚上都要起床两次,抱他的妻子上厕所,白天他是铁汉,夜晚他是柔情。”2000年陈水扁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这则精心策划的文宣广告赚取了无数民众的同情与选票。

从“立委”选举到台北市长选举,再到2000年、2004年两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但凡选情混沌不明或者处于劣势之际,半身瘫痪的吴淑珍就会挺身而出,打出无坚不摧的悲情牌。

吴淑珍经典话语“雷倒”一片

过去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曾经传出到澳门买春,为了灭火,吴淑珍连阿扁已经结扎的私密事都把它摊在阳光下,1998年她在公开场合直言,“明明市长(陈水扁)已经结扎了十几年,林主席也结扎了嘛!(这是我的秘密)”。就连夫妻俩的婚姻关系也拿来讲,“我们的婚姻生活就是淡如水,像君子之交一样,君子之交就是淡如水。”

吴淑珍对于婚姻也曾展现女人的占有欲,吴淑珍曾表示,“我那时候(车祸)舍不得死,主要原因是孩子太小,我想我死以后,阿扁又会娶一个20几岁的小姐,我想到我的床上有另外一个女人睡我的床,我就会很气,所以我跟跟阿扁讲说,我如果死了骨灰坛就放在床头,你再婚的话,你们要接吻的时候,我就会哇的叫一下!”

第二部分:扁之奋斗:曾经风光无限,岛内呼风唤雨

但凡选情混沌不明或者陈水扁处于劣势之际,半身瘫痪的吴淑珍就会挺身而出,打出无坚不摧的悲情牌。

老婆激将 “美丽岛”案一举成名

1979年“美丽岛”事件发生后,有人找上陈水扁。妻子吴淑珍鼓励他说,“这是历史大案,如果连这个案子都不敢接,当律师还有什么用?干脆不要当好了!”

此案后,陈水扁不仅由一个“海商律师”转变为一名“刑事律师”,也一跃登上政治舞台。他的“台独”思想逐渐形成并迅速膨胀。
草根选民追捧的“草根”政治明星

1989年当选“立委”,陈水扁问政风格犀利,以揭发当局的军政弊案、“反黑金”而闻名,被推为整体表现第一的增额“立委”;1994年当选台北市长,陈水扁施政满意度高达76%。他赢得了台湾众多草根选民的认同支持,叱咤政坛。

有人认为在陈水扁身上至少具备了三种特质:首先,他以贫穷乡下孩子的背景,但凭个人苦读奋斗,改变命运,颇让草根选民引以为傲;其次,他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对抗70年代末期的国民党威权政府,尤其“美丽岛事件”后,“民主斗士”角色更趋鲜明;其三,他不断凸显自己“敢冲敢言”的从政风格。
登上政坛生涯作最高峰 实现台湾首次政党轮替

2000年陈水扁以39.3%的得票率当选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实现首次政党轮替。执政初期,他希望塑造“全民领导人”的形象。但之后作风日益具攻击性,言行反复。他宣布停建“核四”,致蓝绿壁垒针锋对峙;他大面积扶植“扁系人马”,全面“绿化”;他不断推出“一边一国”、“废统”、“公投入联”等议题,恶化两岸关系;他降低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度,台湾经济停滞不前。
两颗不明不白的子弹换得险胜连任

第一任“执政”后期,陈水扁陷入内外交困的政治困局,甚至几次面临被逼下台的窘境。但2004年“大选”,由于“3·19枪击案”,形势一变,他得以0.228%之差险胜连任。

3月19日下午13时,陈水扁、吕秀莲在台南市扫街拜票,两人同站在一辆红色、敞篷的小型吉普车后车厢上。13时45分,当陈、吕座车行进到台南市金华路三段时,支持者燃放的鞭炮声不断,街面上鞭炮硝烟弥漫。13时50分左右,媒体开始察觉陈、吕有异状,接着电视新闻频道开始报道说,陈水扁可能“被鞭炮炸伤额角”。14时左右,媒体开始改报道陈、吕“遭枪击受伤送医”;此后,又有陆续报道,陈水扁伤在腹部,吕秀莲伤在膝盖,送台南奇美医院紧急救治,其支持者聚集医院外关切,以及陈、吕两人均无生命危险等……

台湾选民们在汹涌暗潮中度过了难眠之夜。3月20日,民众投票平静,但却得到了一个迥异于主流预计的选举结果。
一场反陈水扁的红色风暴

2006年起,陈水扁领导的民进党政府爆发许多疑似贪污的事证,导致台湾社会上的议论与抗争。9月9日,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发起“百万人反贪腐运动”。成千上万的民众绕行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场所东侧的主要街道,群众不断做出“倒扁”手势,高喊“阿扁下台”的口号,要求陈水扁辞职下台。
陈水扁与李登辉的现代版凤仪亭

李登辉、陈水扁两人情同父子,李号称是“台湾之父”,阿扁自称“台湾之子”,李登辉的独子年纪轻轻就去世,李登辉找到了陈水扁,视同亲子,并培植他坐上了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的宝座,两人惺惺相惜,相扶相持。

自扁家洗钱案爆发后,陈水扁曾多次公开指李登辉涉嫌洗钱约16亿新台币,当被提到曾经和陈水扁“情同父子”如今是否反目?李登辉不屑地说,没这种歹子。

第三部分:扁之堕落:如今声名狼藉,民众愤慨难平

陈水扁夫妻双双退出民进党

2008年8月15日,陈水扁下午通过办公室发表声明,以对民进党造成严重伤害为由,主动宣布自己与妻子吴淑珍两人即刻起退出民进党。

陈水扁则在退党声明中说,不得不向所有党员同志与支持者说一声抱歉,“我让大家失望、蒙羞,更辜负大家对我的期待,对党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对此我深感愧疚与自责。”但他强调自己不是好财贪墨之辈,会为行为负责。
吴淑珍庭上昏倒被紧急送院

2006年12月15日,“国务机要费”案上午首度开庭,开庭后1个半小时,扁妻吴淑珍突然昏倒,医护人员随即将她抱出法庭,在随扈扶持下,送往台大医院。

穿着粉红色厚重外衣的吴淑珍面容显得有些苍白,领子也立起来保暖,一进法庭先是憔悴揉眼睛,紧接着又连续咳嗽将近20秒,审判长关心的连问两次问身体状况,吴淑珍都说“还可以”,念完起诉概要之后,审判长直接问她“认不认罪”,吴淑珍斩钉截铁地说,“不认罪!”

在开庭后约1个半小时,吴淑珍向审判长表示身体不适欲休息,但是当吴淑珍离开第七法庭到第八法庭休息时,突然昏倒,医护人员随即扶持吴淑珍出法庭,前往台大就医,现场一片慌乱。
吴淑珍出庭应讯 部分认罪否认贪污

2009年2月10日,台北地方法院14时30分召开准备程序庭,审理陈水扁家族所涉弊案。陈水扁之妻吴淑珍在以身体健康原因连续17次、拖延780多天不出庭后,终于出庭应讯。

在法庭上,吴淑珍对检方指控各项罪名只表示部分认罪,但否认犯有贪污等罪行。庭讯后,吴淑珍发表声明称,为案件造成庞大社会成本表示歉意。

(中国新闻网)

 

发表于: 2009-09-11 15:30 | 全文(查看: 84)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国学大师饶宗颐简介

饶宗颐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他长期潜心 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硕果累累。在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饶老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在学术和艺术等领域中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为潮汕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潮学 ”的倡导者和奠基人,饶老几十年来矢志不渝地进行“潮学”的研究和探索, 使潮汕文化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饶宗颐1917年6月生于广东潮州一个富裕的书香门第,只上过一年中学,从幼年开始,饶宗颐就沉浸于父亲数以万计的藏书海洋中,每天与书为伴,与诗为偶,16岁开始便继承先父遗志,续编其父饶锷的《潮州艺文志》。其编撰的《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领域,此书在上海的出版使29岁的饶宗颐一举成名,从此他便专攻文史而一发不可收拾,同时又从乡邦文化拾级而上, 最终成为汉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饶宗颐教授后来成为海内外著名的经、史、考古和文学家,并且对诗、书 、画造诣极深,治学的领域更加广泛,遍及10大门类,如敦煌学、甲骨学、楚 辞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各种学科,著书立说不胜枚举。仅其中的《20世纪 饶宗颐学术集》便有12卷,内容超过1000多万字;专著六十多部;各种论文四百多篇;通晓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印度语、伊拉克语等6国语言文字;他 对中古梵文和巴比伦古象形文字颇有研究,有些文字连其本国人亦少有精通, 作为一个潮籍的中国人,能通晓异国的“天书”,其天才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个国际著名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饶宗颐先生的足迹踏遍五大洲, 从事讲学、研究和文化交流。66年来,教授、研究员及院士之类的头衔有几十个,他任教、受聘的都是国际上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除香港和内地大学之外 ,他还在新加坡大学、法国科研中心、法国远东学院、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 日本京都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从事讲学或研究,先后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和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授予人文科学博士学位,并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等职务。
由于饶宗颐先生在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1962年便荣获号称“西方汉学之诺贝 尔奖”的“儒莲奖”;自此之后荣誉更是接踵而来;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文学艺术勋章,香港外文学院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和国学大师的荣衔,2000年中秋节前夕,被香港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
为表彰饶宗颐在敦煌学研究上的独树一帜,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 在“纪念敦煌藏经洞文物发现暨敦煌学百年”的活动中,颁授其“敦煌文物保 护研究特殊贡献奖”。
1996年8月,在潮州市举行的“饶宗颐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法、日、荷 兰、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地近百名学者出席了会议,确立了“饶学”的称谓 ,奠定了饶宗颐先生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饶宗颐教授是“当今集学术和艺术于一身的一代英才”,他的书画艺术秉 承了中国明清以来文人书画的优秀传统,充满“士夫气”,是当今社会难得的 “学者型”书画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写生和人物白描,独具一格。他的国画题 材广涉山水、人物、花鸟,有传统流派的摹仿,有世界各国的风光写生,更有 自成风格的创作。书法方面,植根于古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各家豪纵韵 趣,隶书兼采壳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真草隶篆皆得心应手 ,从大幅中堂、屏条、对联到方寸空间小品,风格多样,而沁人心扉的书卷洋 溢于每件作品之中,是名副其实的文人书画。
饶宗颐教授先后举办过多次书画展,出版了很多书画集,每次都引起轰动 ,引来无数赞誉声,他的作品已为世人所共知,并成为书画收藏家搜寻的对象 。早在1994年9月7日《饶宗颐教授书画展》在北京中国书画研究院展览馆揭幕时,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亲临剪彩,首都各界知名人士有200多人出席,中央 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给予了重点报道。
饶老不愧为学界精英,同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一万个理由为拥有饶宗颐这样的 旷世奇才而自豪和骄傲。
发表于: 2008-11-25 14:13 | 全文(查看: 444) | 评论(2) | 本文地址 | 收藏 

谨防“提高社会工资”变成公务员加薪

据报道,一份旨在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案,正由国家发改委起草。发改委有关人士称,方案涉及调高个税起征点、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提高住房货币补贴的标准等数个领域。该方案最快将在12月初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待相关部委议商之后,陆续出台实施。

社会工资是一个比较含糊的概念,既包括公务人员、大量事业单位职工等吃财政饭的群体,也包括国营、民营、外资企业的职工,还包括农民工及自由职业者等收入完全与市场接轨的群体。如果说,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仅仅针对前者,那么按照过去的经验,不失为可行性较高的计划,如果要将后者也囊括进来,实施起来的难度恐怕就大多了。

在此之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文,认为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近期“将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降低医疗保险基金起付线或提高封顶线,这实际上变相降低了国营、民营、外资企业职工、农民工福利收入的标准,显然与发改委提高社会工资的设想相异。不同群体加薪与减薪的现实情形,催促人们去思索:从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理念出发,如何才能确保使更多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公平合理地享受资源的二次分配?

也许,不同的“埋单模式”,导致了公务人员加薪的刚性与居民增收的弹性。公务人员加薪是财政埋单,并且有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与税收大幅度增加为依托,形成了充足的经济来源。但是,在考虑为公务人员加薪的同时,也很有必要警惕“挤出效应”对社会的整体影响。具体地说,一定时间内,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一定的,当大家都在“切割蛋糕”时,政府占用的社会资金越多,私人领域可占用资金就会越少,“私域”从业者的加薪也就会越困难。

如今,居民增收不容易,一方面来自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更因为政府也要面临另一种形式的“埋单”:企业是政府的重要财源,企业倒闭带来的税费损失远大于居民增收的个税贡献,更会出现失业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须政府提供,所以,想方设法先保住企业就成为必然。近段时期新劳动合同法实际执行、集体工资协商及工资倍增计划推广等关系民众增收举措的悄无声息,也许就反映出某种微妙信息。

公务人员加薪的刚性与居民增收的弹性,来自于不同的埋单路径。公务人员加薪其实就是全体纳税人支出,而企业职工、农民工增收,则需要实实在在的政府财政投入及政策保障,因此,人们担心扩大居民收入的美好愿景,被偷换成公务人员独享加薪,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真的如此,则不但无助于居民增收,反而会因公务员加薪的成本转移,带来税费难减、民间投资和消费市场萎缩,更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增进国民福祉与刺激内需为主体的公共性意图的实现,从而形成市场效率和社会公平性的双重损失。所以,在描绘未来蓝图及具体配套措施考量之际,此点应当慎思。

 

发表于: 2008-11-24 12:08 | 全文(查看: 80)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经典]一个电脑黑客和电脑白痴的对话


黑客:我控制了你的电脑

小白:怎么控制的?

黑客:用木马

小白:。。。。。。在哪里?我没看不见

黑客:打开你的任务管理器

小白:。。。。。。。任务管理器在哪?

黑客:。。。。。你的电脑下面!!

小白:“我的电脑”里面没有啊

黑客:算了,当我什么也没做过 
 
黑客:我已经控制了你的电脑

小白:哦

黑客:害怕了吧?!嘿嘿

小白:来的正好,帮我杀杀毒吧,最近我的机子毛病很多耶

黑客:。。。。。。 


小白:你怎么总是在我电脑里随便进进出出

黑客:你可以装防火墙

小白:装防火墙,你就不能进入了吗?

黑客:不啊,我只是想增加点趣味性,这样控制你的电脑让我觉得很**耶

 
小白:听说你会制造“病毒”?!

黑客:嗯

小白:你可以控制别人的电脑?!

黑客:一般是的

小白:那你可以黑掉那些网站吗?

黑客:当然,没听到人家叫我“黑客”吗?

小白:。。。。哦~~~`我还以为那是因为你长得很黑。。。。。

“咣~~” 
 
黑客:我又来了!!

小白:你天天进来,不觉得很烦吗?

黑客:是很烦,你的机子是我见过的最烂的一台了

小白:不是吧,这可是名牌

黑客:我是说你的机子里除了弱智游戏就只有病毒了

小白:哦~~那你看到我的“连连看”了吗,不记得装在哪,找了好久了耶

黑客:。。。。。再见 
 
黑客:嗨~~~我来了!

小白:好几天不见你,被我的防火墙挡住啦?

黑客:哈哈,笑话,上你的机子比我自己的还容易,不是想我了吧

小白:我是想请你帮一个忙

黑客:什么事?

小白:你能不能进入电力系统修改一点数据

黑客:。。。。。。你想干嘛!!

小白:求求你,帮我把我家这个月的电费消了吧。。。。。。

黑客:去死!! 
 
黑客:你死哪去了?!!!

小白:。。。。出去玩了几天啊,找我干嘛

黑客:我要找点东西

小白:在我这儿找什么东西?

黑客:病毒,找一条前几年的老病毒,只有你的机子上病毒保存的最全啦 
 
黑客:我来了!! 。。。。。。

黑客:怎么不说话?

小白:心情不好

黑客:谁欺负你了?

小白:我的一个Q号搞丢了,里面有我的网上初恋

黑客:这个简单,我帮你拿回来

小白:拿不回来了

黑客:不可能,告诉我,多少号?

小白:呜~~~~就是不记得了 
 
小白:你给我出来!!!!

黑客:怎么啦?!

小白:你是不是用我的ID去论坛玩了?!!

黑客:。。。。不好意思,忘了告诉你了,不过,我没干坏事,就瞎编了个贴子,我保证下次再也不玩了

小白:那不行!!!

黑客:你还要怎么样?

小白:你发的贴子得红脸了耶,我第一次得红脸,好开心哦,你必须再给我编一个

黑客:倒! 
 
黑客:嘿嘿,刚才我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小白:什么事

黑客:我到论坛上去顶贴了

小白:这很平常啊

黑客:我见贴就顶,尽情的骂楼主是猪,好解气

小白:哇塞,太过瘾了,我可从来不敢,会被封杀的!

黑客:没错,已经被封杀了。

小白:这还有趣?!

黑客:是啊,因为我用的是你的ID 
 
小白:你是高手吗?

黑客:可以说是吧。

小白:高到什么程度?

黑客:嗯,我无聊的时候就自己黑自己

小白:哈,这个我也会!

黑客:#¥%!你也可以?!

小白:是啊,一关机它就黑了。。。。。

黑客:滚

发表于: 2008-10-30 16:23 | 全文(查看: 75)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标签: 小白  黑客  生活  
博主信息
文章目录
存档文章
十二月 2024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Page was generated in 20 milli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