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自然资源资产化价值定价体系中,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近日,英国首次给公园、绿地和自然风光等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估,让自然界的一切都有了定价标准。此外,近年来其它国家也都在加快对生态、环境、减排等价值评估技术的研究,以推动生态价值、环境价值与碳排放价值的国际化、市场化、标准化,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占据有利位置。
正如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我国承诺到2020年将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45%,但西方国家针对我国的碳减排承诺提出了“三可”问题,即“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然而目前国际通行的碳排放计算标准主要包括清洁发展机制标准(CDM)、黄金标准(GS),以及其它一些专门用于自愿减排市场的标准。这些标准都是由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制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符合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其次,由于我们是自主减排,若由国家对外报告减排成果,国际社会则会有“你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疑问。但若我们接受国际社会的“三可”,则会涉及到主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由一家权威的、有行业影响力的中介机构来核查、评估和对外发布报告,一方面会减轻我国政府层面的直接压力,推动国际碳减排谈判工作的进行,争取排放权和碳交易定价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在国内开展碳减排领域的评估,也可以使各地方、各企事业单位及国家实施相关项目的节能减排工作能得到独立的第三方测量、核查与报告,为国家提供科学、客观的决策和考核依据。
如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可以对世界和我国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一样,我国应培育在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碳排放等评估领域中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中介机构,以在未来的国际自然资源资产化趋势和低碳经济时代中占据主动地位。这种软实力是买不来的,靠的是长期的培育。
由评估中介机构开展碳减排评估评估具有以下可行性。一是作为评估中介机构,其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方地位易于被国际社会、各部门、各参与方认可和接受。二是评估行业从事生态价值评估、环境价值评估业务多年,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被国际所公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三是评估行业有理论和人才储备,可以承担相关的研究工作和评估工作。
时不我待,在国际自然资源资产化价值定价体系中,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来源:中国生态评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