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DU Blog: 博客 ·  资讯 ·  论坛 ·  留言
登录 新用户? 注册   |  

Chaos

订阅博客:

收获内心的平静,傲然独立于当世,探索外星的世界

阅读全文

袁伟时:把历史教训转化为历史智慧----节选

——答《理财一周报》记者陈才
2010526日星期三)

红笔——个人笔记

 

理财一周报:历史学是一门纯粹客观的科学吗?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解读历史?

袁伟时:历史要完全恢复其本来面目,是不可能的,但将历史的基本真实情况揭示出来是应该的,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学养、立场以及观察问题的方法不同,对历史事实的揭露和解读也会有不同;包括对史料的取舍,为什么用这个史料,不用那个史料?这些都受主观状态的影响很深。因此,对历史的解读,历来就是多元的。学术问题,对历史解读的问题,让大家自由讨论就好。在不断的自由讨论中,就会接近历史真实。这个过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什么是基本真实情况而什么是真实情况?这里没有明确!真理仅有一个吗?不,根本没有纯粹的正确的真理,真理必须适用一切,而真理不是它本性的反应,而是人为的构建,也没有任何一个真理是正确的,这局限于自身时空的经验里,时空的局限性决定了人类永远不可能得到任何一个适用于一切的真真理。)

有人认为自己讲的就是真理,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就是异端邪说,应该禁止。这是非常错误的。他们根本不懂学术是什么,历史学是什么。这些人往往以马克思主义的代表自命,但马克思本身就坚决主张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另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大教训就是苏联的垮台。苏联为什么会垮台呢?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苏共中央力图垄断真理。这是一种很可笑的心态,结果导致它的错误得不到纠正。如果今天我们不汲取教训,还用这样的心态看待历史,那就太糟糕了。(只有启迪民智,方能使国家走得更好,而不应该采用愚民政策,就像现在中国大陆的网络封锁。)

理财一周报:过去我们解读历史,多是用一种阶级斗争、矛盾分析的方法,论证历史的必然性;而今天一些包括袁腾飞在内的民间历史学者,已经开始更多地关注历史细节,关注历史的偶然性。这是否是一种进步?(在物理学中,对应的情况与此相似,从拉格朗日的决定论到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豪多斯夫的混沌论)

袁伟时史无定法,每个人解读历史的方法都会有不同,笼统地讲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我想是不可取的。学习历史的一个根本方法,就是自由讨论。可取的办法是,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材料摆出来,推荐给学生或自己的读者,让他们自由讨论,从中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学习一种宽容的态度:既尊重别人,又尊重自己的独立思考。这样才能使国家的多数公民养成冷静、客观地看待各种事物的习惯。这是公民成长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可靠保证。(应试的追求名利、结果,中国队就是这一批人产生的了。)

这个道理正是温家宝总理讲的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培养平和的心态、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整个社会就会越来越安定。不要搞得杀气腾腾,到处都是斗争、阴谋,到处都是阶级敌人,人人自危。这是多年来阶级斗争多疑症的遗毒。

理财一周报:对袁腾飞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一些人激烈反对,京城某报社社长,更给袁腾飞扣上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对此您怎么看?

袁伟时:一方面要尊重他们的言论自由。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让更多的人大开眼界”——哦,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抱着这样的观点——我想也是有好处的。他们也是教员,至于是不是反面教员,要让历史去评价,我们就不好说了。有的人认为自己的观点一贯正确,但在别人眼中是不是这样呢?这是个疑问。中国这么多人,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看呢?况且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要想在学术领域一统天下,不是那么容易。

另一方面,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表达权。嘴巴一要吃饭,二要说话,三是长大后要接吻。三权必备,禁止任何一项都违反天性,绝对不可接受。

我拜读过这位社长的这篇大作。给我留下的印象有几点:

    1.蛮。有结论,没有可靠的经得起反驳的论据。完全是三十年前的文风,与习近平最近提出的反对讲空话、套话背道而驰。内容不但是说过不知多少遍的旧话,而且棍子横飞,神憎鬼厌。
....................

理财一周报:这次我们也看到,在网上和媒体的评论中,支持袁腾飞的人也非常多。这是否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国人对待历史,对待不同的观点,也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宽容了?

袁伟时:从改革开放算起,中国打开国门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外面的各种观点,通过各种途径,已经传到了国内。另外大陆知识界、学术界多数人也是有学术良知的,他们研究得出的各种与过去不同的结论,也纷纷面世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大众关心的一些问题,涌现出各种各样的观点,是很正常的现象,确实体现了历史的进步。

现在应该回到一个基本状态或正常状态:承认在思想文化领域,特别是在学术领域,是没有国王的。哪一个人要是试图在这里做国王,一言九鼎,人们只会嗤之于鼻,愿意匍匐在他脚下三呼万岁的,恐怕很难找到。在民间,这个状态逐渐成为生活的常规。只是有少数人老眼光看不惯这些变化,风浪就起来了。(记者/陈才)

(现在不是这些有才的知识分子要做国王,而是一大批无知的人推他上去。)

 

 

 

 

发表于: 2010-06-21 18:50 | 全文(查看: 70) | 评论(0) | 本文地址 | 收藏 
分类: life(2)   标签: 人文  

"袁伟时:把历史教训转化为历史智慧----节选" 的评论: (共 0 条)

你对本文的评论:

登录后再作评论
博主信息
文章目录
存档文章
十二月 2024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Page was generated in 16 milli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