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在台湾高雄举行
2009年5月17日至24日,由台湾中山大学及台湾海洋污染防治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协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在台湾高雄市召开。来自台湾、大陆和香港的80多位知名人工湿地专家应邀参加了研讨会,其中30余位大陆人工湿地专家参与了交流。
第二届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以“人工湿地的多元功能、经营管理及生态系恢复指标”为主题,5月18日-19日短短两天内,两岸共60多位知名人工湿地专家作了大会及分会报告,其中来自大陆的茆智、金相灿、孔海南、朱伟、雷志洪、杨扬、黄时达、叶志鸿以及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L. C. Brown以及来自爱尔兰都伯林大学的赵亚乾教授等知名人工湿地专家分别报告了他们在人工湿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推广应用进展。另有70多篇论文参与会议交流。与会者分别从人工湿地规划与设计,净化机理与效果,湿地调查、评价与分析,NGO与公众参与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和广泛深入的交流。
5月20日-23日,两岸湿地专家分别在台湾高雄市、屏东台东、花莲等地参观了恢复与保育型的洲仔湿地公园、绿色设计的高雄世运主场馆湿地公园、大鹏湾风景管理区海岸咸水型红树林人工湿地、马泰鞍河川型湿地等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工程。
初步确定第三届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将于2010年在南京由河海大学举办。